诗词大全

《咏松》

潜心写幽韵,洗耳听寒涛。
吟声自摇动,误疑泛鱼舠。

作者介绍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爲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爲《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咏松》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作品。这首诗词以松树为主题,通过对松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情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
潜心写幽韵,
洗耳听寒涛。
吟声自摇动,
误疑泛鱼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松树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递了诗人对松树的深情和对自然的感悟。

首句“潜心写幽韵”,表达了诗人专注地描绘松树的幽美之处。这里的“幽韵”指的是松树独特的气质和意境,可能是指它们高洁挺拔的姿态以及与寂静环境相得益彰的美感。

第二句“洗耳听寒涛”,通过耳朵与涛声的联系,表现了松树的声音给人带来的冲击力和清新感。这里的“寒涛”形容松树的声音如同冰凉的海浪般澎湃有力,使人心旷神怡。

第三句“吟声自摇动”,表达了松树的声音自然而然地摇动着。这里的“吟声”指的是松树的声音,它们在风中低吟悠扬,使人感受到松树的生命力和韵律之美。

最后一句“误疑泛鱼舠”,通过诗人的错觉,将松树的声音与泛舟的鱼船联系在一起。这里的“误疑”表明诗人被松树的声音所迷惑,仿佛听到了泛舟的鱼船声音,强调了松树声音的奇幻和具有迷惑性的特点。

通过这首诗词,诗人胡仲弓以松树为媒介,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和神奇。通过描绘松树的声音、姿态和气质,他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的境界。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深情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引发读者对松树的思考和感悟。

  • 《柳梢青(柳)》

    翠拂晴波,烟垂古岸,灞桥春色。斜带鸦啼,乱萦莺梦,愁丝如织。为怜张绪风流,正瘦损、宫腰褪碧。绽绾同心,留连不住,天涯行客。

  •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皇帝阁》

    唤仗紫宸披晓霭,退朝清燕坐晴霏。简编有味炉熏永,铃索无声漏箭稀。

  • 《六和》

    范老登科犹别姓,余公应举亦更名。人心何止矛般险,世道于今砥似平。到了赭衣同适市,知它白棓欲谁坑。云端别有冥冥翼,不受虚弦浪箭惊。

  • 《赠李得甫寄拙轩》

    吾尝鄙文赋,陆机自炫鬻。濬发夸巧心,见唾憾拙目。□□渊明诗,莫若黄山谷。或者巧斧斤,疑谓拙不足。诗文较巧拙,议论黄胜陆。人才亦复尔,世事可类触。善宦司马安,四食九卿禄。百世名不馨,史笔有余戮。大匠公输子,绳墨万厦屋。规矩方圆外,何必续土木。李子寄此轩,一□

  • 《出巷难》

    不时徇铺路纵横,小队戎衣自出城。天假汉儿灯一炬,旁人只道是官行。

  • 《桂隐纪咏·平桥》

    桥向来边度,风从阔处来。冷然旬五日,无去亦无回。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