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深源不共朝,共嫌俎豆不消遥。
无边赤子皆延颈,掩口胡卢独李辽。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咏史下·谢安》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安石深源不共朝,
共嫌俎豆不消遥。
无边赤子皆延颈,
掩口胡卢独李辽。
诗意:
这首诗以咏史的方式,表达了对谢安的赞美和思考。谢安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才能闻名于世。诗人通过对谢安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景仰之情。诗中还涉及到一些历史典故和隐喻,通过对豆俎、赤子、胡卢和李辽的提及,进一步突显了谢安的卓越才能和卓越业绩。
赏析:
这首诗深入浅出地表达了诗人对谢安的景仰和对他的成就的赞赏。首先,诗人通过“安石深源不共朝”的形象描写,暗示了谢安的才华源自于他对古代经典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接着,诗人以“共嫌俎豆不消遥”的方式,表达了谢安对琐碎小事的不屑,突显了他高风亮节的品质。随后,诗人用“无边赤子皆延颈”来形容谢安的声望和影响力,表明他的才华和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最后,诗人通过“掩口胡卢独李辽”的描写,暗示了谢安在政治舞台上的独特地位和卓越的才能,他在众人中独树一帜,成就非凡。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谢安形象的塑造和对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谢安的景仰和赞赏之情。这首诗既是对谢安的赞美,也是对历史伟人的思考和颂扬,体现出诗人对伟大人物的敬佩和对历史的思索。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形象,唤起读者对历史的兴趣和对伟人的敬仰,展示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