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咏史上·蔡邕》

不际明时论石渠,空将薄命仕鸿都。
天公似把词人戏,父子然脐子坠胡。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作品评述

《咏史上·蔡邕》是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蔡邕这位历史人物的境遇和命运。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顾明朝的繁华光景,蔡邕却徒然守着石渠;
虽然出身卑微,却投身于朝廷,但最终只得到名利的空虚。
天公仿佛在戏弄这位词人,父子之间竟然互相怀疑。

诗意:
这首诗词以蔡邕为主题,通过揭示他的生活经历和遭遇,呈现了一种深沉的悲凉情感。蔡邕在明朝盛世中,却选择了默默守望石渠,暗喻他追求理想、独立思考的精神。然而,尽管蔡邕投身于朝廷,却只得到了虚荣的名利,这表达了作者对权力利益的淡薄态度。诗中还揭示了父子之间的亲情与矛盾,暗示了人世间的种种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蔡邕命运的思考和抒发。通过对蔡邕在明朝时期的选择和遭遇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冷漠态度,凸显了追求真理和追求内心自由的价值观。蔡邕的境遇象征了一个人在世俗权力面前的无奈和迷茫,也反映了时代对个体抱以的压制和局限。同时,诗中父子之间的矛盾与怀疑,也提醒人们家庭纽带的脆弱和人情冷暖的无常。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索,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深刻触动。

  • 《恭挽宁宗皇帝》

    内禅逾三甲,中兴会百年。归疆才汶上,勒石未燕然。忽怅龙髯堕,旋瞻燕翼传。遗民满关洛,南望涕萦涟。

  • 《鹭鸶》

    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由。

  • 《和颜长官百咏·山居》

    空山薇蕨供清斋,世事悠悠不挂怀。梅溽得风醒午枕,竹阴转日上南阶。

  • 《戏赠酒榼》

    老去卧湖海,白发朝朝新。赖有小道士,时来中圣人。形模虽简古,风味绝清真。何当秋雨夕,倾倒见情亲?

  • 《句》

    花缩添新紫,香消减旧黄。

  • 《次韵刘簿祷雨西峰》

    句津清圆蚌剖胎,断无尘土到灵如。开张九虎排云入,约束五龙驱雨来。造物无私心感动,太平有象笔追回。焚香小待生呈佛,未放青天万里开。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