蹀血中原不用骄,论功何似禹乘橇。
始终两汉无留葛,谁与尘编慰寂寥。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普创作的《咏史上·韩信三首》。下面给出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咏史上·韩信三首》中的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历史上著名将领韩信的赞颂和思考。作者通过对韩信的事迹和功绩进行描写,展现了他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索。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蹀血中原不用骄,
论功何似禹乘橇。
始终两汉无留葛,
谁与尘编慰寂寥。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在赞美韩信的同时,也在对历史和功绩进行一番思考。首句“蹀血中原不用骄”,表达了韩信征战中的勇猛和坚韧,他在中原战斗时不以自己的英勇为荣耀。第二句“论功何似禹乘橇”,通过与传说中的禹相比,强调了韩信的功绩超越了一般的英雄。第三句“始终两汉无留葛”,指出韩信在整个两汉时期都没有留下瑕疵,表达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忠诚精神。最后一句“谁与尘编慰寂寥”,表达了对历史的思索和对英雄的敬仰,也展现了作者对于那些没有留下文字记载的英雄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韩信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作者通过对韩信的描述,将其塑造成一个勇猛无畏、忠诚无比的英雄形象。诗中的对比手法,如将韩信与禹相比,突显了他的卓越和非凡。此外,诗词还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对那些没有留下文字记载的英雄的怀念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是对韩信的颂扬,也是对历史和英雄的思考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