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一旅人,吴楚据南面。
不知千载下,究竟谁贵贱。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咏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孔子和吴楚两个地方的思考和探索。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仲尼一旅人,
吴楚据南面。
不知千载下,
究竟谁贵贱。
诗意:
这首诗词以仲尼(孔子)作为旅人的形象,描述了吴楚两个地方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提出问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经过千年流传,我们到底能否准确判断历史人物的价值和地位?
赏析:
1. 仲尼一旅人:将孔子描绘成一个旅行者的形象,暗示孔子在历史长河中的漂泊和辗转。
2. 吴楚据南面:吴楚指的是南方的两个国家,代表了南方地区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这里可以理解为孔子的思想在南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3. 不知千载下,究竟谁贵贱:诗人表示难以确定经过千年流传后,历史人物的真正价值和地位。这种疑问反映了历史的相对性和观念的多样性。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入的表达,引发人们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思考。它提醒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客观、深入地了解他们的背景和贡献,而不是仅仅依赖传统观念或表面的评价。这首诗词也反映了曾巩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历史观念的挑战。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般 一作:一番)
薄墓雨霏霏,归心恨不飞。客程三日阻,家舍半年违。涧涩水争道,山空云触衣。凭谁洗光手,取出太阳辉。
父殁名随泯,诗存世莫传。敢求大手笔,为写小园篇。词翰成双美,光华照九泉。托公垂不朽,镌刻到千年。
虞弦挥按,甫奏薰风曲。两两尧_长新绿。揖鳌峰、连雁峤,_轕圆融,总里许、北郭门围全属。年年才见夏,喜溢枌榆,龙穴霏烟霭晴谷。向氤氲和气里,岁奉瑶觞,试屈指、几阅梅林初熟。待一品官高见玄孙,算八十彩衣,更饶遐福。
荆州太守驾朱轓,宝笔题诗出御前。应厌笙歌消暇日,欲将才业效当年。千章翠木云间寺,百丈清江雪后船。看取古来良吏迹,苍碑突兀岘山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