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萤》

自明自灭度方池,熠熠飞来去觉迟。
入坐点衣情分熟,纳交元在读书时。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萤》
朝代:宋代
作者:叶茵

自明自灭度方池,
熠熠飞来去觉迟。
入坐点衣情分熟,
纳交元在读书时。

中文译文:
萤火虫自己闪烁,穿过方形的池塘,
闪烁的光芒飞来飞去,让人感觉时间过得很慢。
坐下来点亮灯火,情感变得亲近和熟悉,
在读书的时候与自然交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萤火虫为主题,通过描绘萤火虫的行为和与自然的互动,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首先,诗人观察到萤火虫在方形的池塘中自由自在地闪烁,形成了一幅明暗交替的美丽画面。萤火虫的闪烁光芒让时间似乎变得缓慢,给人一种宁静和冥想的感觉。诗人用"熠熠飞来去觉迟"来形容萤火虫的舞动,表达了对于自然节奏的敏感和对于美的感受。

其次,诗人在诗中提到自己坐下来点亮灯火,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点亮了自己的心灵之火,也可以理解为诗人与自然互动的一种方式。通过与自然的交流,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亲近和熟悉,这种亲近感和熟悉感可能来自于对于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也可能是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最后,诗人提到"纳交元在读书时",表达了在读书的过程中与自然交融的体验。读书是一种心灵的修炼和思考,通过与书本中的智慧和知识的对话,诗人更加能够与自然相通,与自然的元素相融合。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感受和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通过观察萤火虫的闪烁,诗人把握了自然的节奏和美感,表达了一种平和宁静的情感。通过与自然的互动和读书的过程,诗人与自然相交融,体悟到了更深层次的人生意义。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细腻的情感和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送安法师》

    出郭见落日,别君临古津。远程无野寺,宿处问何人。原色不分路,锡声遥隔尘。山阴到家节,犹及蕙兰春。

  • 《武担山感事》

    客里愁如积,朝来意亦欣。鸣阶无宿雨,度隙有归云。且免泥盈尺,犹祈岁十分。中原念淮浙,不忍话传闻。

  • 《饮桂香茶简翁及甫》

    午睡初醒缓注汤,一瓯清露沃诗肠。疑君昔日探蟾窟,犹带天边桂子香。

  • 《次仲禹迓叔禹西归韵二首》

    万里春风一札书,锦幢绣旆二难俱。殷红荔子武侯渡,深碧藕花房相湖。家庆盛於群玉府,身名荣过执金吾。人生信是团栾好,我亦归谋种芋区。

  • 《劝赠李朝散》

    江雾霏霏作雪天,樽前醉倒不知寒。后堂桃杏春犹晚,试觅酥花子细看。

  • 《醉蓬莱(会稽蓬莱阁怀古)》

    又扁舟东下,水树青圆,雨榴红薄。燕子愁多,在重重帘幕。杖屟山阴,而今休更问,月尖眉约。双杏盟寒,七香珠堕,歌尘飘泊。莫倚危阑,怨深黄竹,一鹤归来,乱峰飞落。笑色凌波,任雾抽烟邈。飘渺生香池冷,湘水外,片云如削。昨夜离人,游仙梦远,天风吹觉。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