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窗穿竹住还移,万类俱闲始见伊。
难把寸光藏暗室,自持孤影助明时。
空庭散逐金风起,乱叶争投玉露垂。
后代儒生懒收拾,夜深飞过读书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萤》
透窗穿竹住还移,
万类俱闲始见伊。
难把寸光藏暗室,
自持孤影助明时。
空庭散逐金风起,
乱叶争投玉露垂。
后代儒生懒收拾,
夜深飞过读书帷。
中文译文:
萤火虫,透过窗户,穿过竹林,居无定处又移动,
只有当各类昆虫都没有行动时,才能看见它。
很难将寸寸微弱的光藏起来在黑暗中,
独自成为了一道孤影,助纳清晰的时刻。
在空旷的庭院里,它们随着金色的风起而散开,
乱叶纷纷扔向地面上的玉露。
后来的儒生们懒于整理,
只在深夜时,飞过读书帷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萤火虫的形象,并通过这个形象寄托出一种优雅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诗人通过描写萤火虫的行动和环境,表达了对断绝世俗纷扰、追求宁静和自由的向往。
诗中用“窗户”,“竹林”等具体形象来描绘萤火虫的活动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细腻观察力和对细小事物的关注。诗人通过描写“万类俱闲”来形容寂静的环境,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始见伊”即指萤火虫才能被人们发现。
诗中通过使用“寸光藏暗室”,“孤影”等词语,表达了萤火虫微弱的光芒和与众不同的存在方式。然而,这种微弱的光芒却能够在黑暗中辅助视觉清晰。这种自持力量的存在方式可以被视为一种寂静、内敛的美德。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萤火虫在空旷的庭院中的行为。它们随着金色的风起,散发出淡淡的光芒,与乱叶一起被吹向地面上的玉露。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美的同时也让人思考时间的流逝和一切的无常。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后代儒生的失望和鄙视,认为他们懒于整理,只在深夜时才有一些闪烁的精神。这是对当时士人虚浮现象的批判,同时也在强调诗人对纯粹和深度思考的追求。
薄薄窗油清似镜。两面疏帘,四壁文书静。小篆焚香消日永。新来识得闲中性。人爱人嫌都莫问。絮自沾泥,不怕东风紧。只有诗狂消不尽。夜来题破窗花影。
君房足下竟成谀,只是韩歆已破除。岂有江湖钓竿手,为君台阁奉文书。
光阴迅速不停留。春去又还秋。展破皱眉头。且唱和、仙歌散忧。百年短景,争名竞利,图恁惹闲愁。休恁苦贪求。但得过、随缘便休。
万木秋霖后,孤山夕照馀。田园无岁计,寒近忆樵渔。亭树霜霰满,野塘凫鸟多。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福地何萧爽,真祠自杳冥。栋梁传曩昔,草木带仙灵。雾市朝仍合,云扉夜不扃。天风吹玉磬,应是诵黄庭。
弄假如真舞碧空,吹嘘全在一丝风。唯惭尺五天将近,犹在儿童掌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