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梧桐暗,花间雾露晞。
一枝晴复暖,百啭是兼非。
金屋梦初觉,玉关人未归。
不堪闲日听,因尔又沾衣。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卒,年七十七。补诗一首。
《莺声》是唐代诗人罗隐所作的一首诗。大意是说,井上的梧桐树隐没在浓密的雾露中。只有一枝在阳光下又变得温暖起来,鸟儿们的歌声此起彼落,有的歌声纯净动人,有的歌声却显得平淡无奇。我仿佛梦醒,发现自己仍在金屋中,恍如隔世。而心中的人却仍未归来。无法忍受这悠闲的日子去欣赏听闻,因为它让我想起了你。
中文译文:
井上的梧桐隐没在雾露之间,
花丛里的雾露在阳光下闪烁。
只有一枝在明晃晃的阳光中变得温暖,
百鸟的歌声纷至沓来,有些动人,有些平凡。
我仿佛从一个美梦中醒来,
觉得自己仍然在美丽的金屋中,而你却还未归来。
孤单无聊的日子里,我无法忍受这样的美景,
因为它总是让我想起你。
诗意和赏析:
《莺声》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思念心中的人的情感。井上的梧桐树隐藏在雾露之间,象征着诗人的心情沉郁。然而,在这沉郁之中,有一枝梧桐在阳光下温暖起来,象征着希望与生机。鸟儿们的歌声此起彼落,有的歌声纯净高亢,有的歌声平淡普通,象征着人们的声音和情感各异。诗人仿佛从梦境中醒来,发现自己依然身处金屋之中,而心中的人却还未归来,感到孤寂和无奈。诗人无法享受这美好的春景,因为它总是让他想起身处异乡的心中人。
《莺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动人的意境,传达了诗人思念远方恋人的情感。诗中的梧桐、雾露、鸟儿的歌声等形象,与人的情感和心境相结合,给人以美好而复杂的感受。整首诗音韵优美,富有音乐性,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心中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对生命的矛盾与无奈的抒发。这使得《莺声》成为唐代诗歌中一首有着浓厚情感和质朴意蕴的佳作。
过尽巴东巫峡长,荆川鼓棹更茫茫。避风怕入三江口,乘月贪行百里荒。夜后逢人尽刀剑,古来踏地皆耕桑。可怜行路难如此,一簇寒芦尚税场!
应是行云未拟归,变成春态媚晴晖。深如绮色斜分阁,碎似花光散满衣。天际欲销重惨淡,镜中闲照正依稀。晓来何处低临水,无限鸳鸯妒不飞。
野客伐山桂,横为曲渚桥。势危宁过马,径狭欲通樵。小艇何妨系,离魂正此销。想君回首处,虹影在林椒。
君不见周兴西旅贡厥獒,今日天下新建櫜。远方不许进异物,閒却三略兼六韬。又不见王孙昔叹走狗烹,今日天下永太平。保全功臣决无此,花村夜不争雉鸣。陆平原家养黄耳,系书不隔江淮水。金陵音问还洛阳,往来何啻万余里。杜少陵寓鄜州居,旧物低徊入衣裾。宗文宗武共入罗,爱怜
我昔择师友,所至多朋俦。道义自然合,如以胶漆投。一官既已得,势利寻戈矛。向者市道交,日亲成日讎。仅余山林士,共结方外游。一语不及俗,自是无悔尤。况乃生死事,同参无异谋。何暇及汝曹,惴惴性命忧。此间地步窄,椰子包山丘。三山妙僧杰,道眼宽处求。怜我本逐客,饥冻
少日负虚名。问舍求田意未平。南去北来今老矣,何成。一线微官误半生。孤影伴残灯。万里灯前骨肉情。短发抓来看欲尽,天明。能是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