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营海轩诗》

兵后澄江失敝庐,何曾奏策似隋初。
丈人旧忆河间渚,营海新题泖上居。
翏渎山横遗战垒,松江水近足羹鱼。
惯闻地与潮声转,时见龙将雨气嘘。
槎路不通星是客,桑田频改日愁予。
螺舟莫厌过从数,我亦羁穷欲著书。

作品评述

《营海轩诗》是明代邾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兵后澄江失敝庐,
何曾奏策似隋初。
丈人旧忆河间渚,
营海新题泖上居。
翏渎山横遗战垒,
松江水近足羹鱼。
惯闻地与潮声转,
时见龙将雨气嘘。
槎路不通星是客,
桑田频改日愁予。
螺舟莫厌过从数,
我亦羁穷欲著书。

诗意:
《营海轩诗》描绘了明代后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政治腐败和人生困境的痛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明代战乱后的景象为背景,凭借着邾经独特的笔触和意境,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社会动荡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兵后澄江失敝庐"描绘了战乱后江水清澈而故宅破败的景象,寓意着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流离失所的命运。接着,诗中提到了隋朝初年的政治策划和明朝时期的无奈对比,反映了作者对明朝政权的失望和对隋朝治理能力的赞叹。

诗中还描绘了作者对河间渚的怀旧之情,显示了他对过去安宁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营海新题泖上居"反映了作者对新的居住地的感慨和思考,暗示着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焦虑。

诗中还涉及到翏渎山和松江水的描写,翏渎山是指历史上的战争遗址,松江水则象征着丰富的资源。这些景物的描绘,既展示了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又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和富饶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变化和历史的沧桑,表达了作者个人的命运感慨。"槎路不通星是客,桑田频改日愁予"意味着作者身处困境,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诗的最后两句"螺舟莫厌过从数,我亦羁穷欲著书"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抗争,他希望通过写作来宣泄内心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明代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政治腐败和个人困境的忧虑和痛感。同时,诗中展示了作者对和平、富饶和个人追求的向往,以及对命运的反抗和对写作的执着。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揭示了明代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苦难,又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 《即事》

    小阁凭栏望远空,天河横贯斗牛中。他年鼓角榆关路,马上遥看与此同。

  • 《野犬行》

    野有犬,林有鸟。犬饿得食声咿鸣,鸟驱不去尾毕逋。田舍无烟人迹疏,我欲言之涕泪俱。村南村北衢路隅,妻唤不省哭者夫,父气欲绝孤儿扶。夜半夫死儿亦殂,尸横路隅一缕无。鸟啄眼,犬衔须,身上那有全肌肤。叫呼伍伯烦里闾,浅上元不盖头颅。过者且勿叹,闻者且莫吁。生必有死

  • 《夏与熊王二秀才同宿僧院》

    共将缨上尘,来问雪山人。世网从知累,禅心自证真。境空宜入梦,藤古不留春。一听林公法,灵嘉愿寄身。

  • 《除夜寄罗评事同年》

    除夜在天涯,共君同忆归。梦中倾寿酒,堂下着斑衣。腊雪通宵舞,梅花到处飞。更堪洞庭宿,愁思倍依依。

  • 《紫溪庄舍读癸丑壁间旧题转眼忽十八年同游十》

    屈指友于,祗今存几。自仲之去,失此奇伟。言不腾情,心旌愤悱。哀哉苍天,雨泪如洗。

  • 《寄韩卷院南涧常伯之子》

    每思南涧一凄然,不见风骚二十年。子厚犹能记先友,审言且喜有家传。蜩螗声乱无遗响,山水人亡有绝弦。海内可能无法眼,直须参取祖师禅。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