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紫陌春归早。
亸垂杨、染芳草。
被啼莺语燕催清晓。
正好梦、频惊觉。
当此际、青楼临大道。
幽会处、两情多少。
莫惜明珠百琲,占取长年少。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幼以神童着称,真宗景德二年(一○○五)十五岁时即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秘书省正字,久之,擢翰林学士。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迁枢密副使,明道元年(一○三二)除参知政事,康定元年(一○四○)进枢密使,庆历二年(一○四二)加同平章事。先后出知应天、江宁、河南府,以及亳、陈、颍、许、永兴等州军。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疾归东京。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元献。晏殊原有集,久佚。清胡亦堂辑《元献遗文》一卷,仅存诗六首。劳格辑《元献遗补编》(简称补编)三卷,其中诗两卷。一九一七年南城李之鼎将两书校订,勒爲一编,后附《元献遗文增辑》一卷,收入宜秋馆刊本《宋人集乙编》中。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晏殊诗李氏刊本虽收辑最多,但凌乱丛杂。这次整理,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重新补辑、编次,定爲三卷。其得之于《会稽掇英总集》等宋人着作者,爲第一卷;得之于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者,(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叶志诜抄本爲底本)爲第二卷;得之于元、明、清诸人着作者凡十八首,与辑出零句,合爲第三卷。
《迎春乐》是宋代晏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安紫陌春归早,
垂杨摇曳染芳草。
被啼莺语燕催晓,
梦中频惊觉正好。
此时青楼临大道,
幽会之处两情多。
不要吝啬明珠宝,
追求青春永不老。
诗意和赏析:
《迎春乐》描绘了长安城的春天归来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盎然的景色。紫色的街道上,垂柳摇曳,青草染上了芳香。清晨,莺鸟的啼声和燕子的催促声唤醒了人们,从美好的梦境中频频惊醒。这时候,青楼位于大道旁边,成为幽会之地,两情相悦。诗人呼吁不要吝惜明珠宝石,去追求青春,不让时光流逝,让自己永远年轻。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繁华的长安城的景象。垂柳和鲜花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莺鸟和燕子的声音,以及诗人从梦中惊醒的情景,传递了春天的到来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青楼作为社交场所,象征着纷繁的人世间的情感和欢乐。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青春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渴望,呼吁人们珍惜时间、追求美好,不让青春逝去。
晏殊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以其婉约风格的诗词而闻名。《迎春乐》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悟,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情感。这首诗词在描绘春天的同时,也抒发了对爱情和青春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具有深远的意义。
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疏迟。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
划草根须尽,传花叶未多。明波撑窣堵,老石卧盘陀。煨美甘分芋,蒸肥欠裹荷。醒然下山去,明月满林阿。
旱苗垂槁叹何堪,大雨谁知变立谈。翠麓青林吞欲尽,恶风白浪战方酣。江翻龟窟连云泽,雷挟龙腥起雪潭。从此年丰真少事。炷香终日坐蒲龛。
不是老僧亲写,晓来谁报平安。
青云玉树南薰扇。京华地、别是潇湘图展。茉莉芰荷香,拍满笙萧院。雪藕盈盈歌袅处,早已带、秋声凄怨。堪叹。把时光轻靠,冰山一片。从古幻境如轮,问铜驼、应是多番曾见。谁把笛吹凉,总是腔新换。水枕风船空入梦,但极目、波流云远。消黯。更华林蝉咽,系人肠断。
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闲来北山下,似与东风期。雨后探芳去,云间幽路危。唯应报春鸟,得共斯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