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隐秀》

触战蛮征总不知,乐羲皇世遁嘉肥。
馨香静掩芝兰室,文采深藏锦绣机。
伴野僧眠嵩少石,汲蒙泉煮首阳薇。
箪瓢饫味□贫趣,争得红尘染著衣。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隐秀》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绍昙。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触战蛮征总不知,
乐羲皇世遁嘉肥。
馨香静掩芝兰室,
文采深藏锦绣机。
伴野僧眠嵩少石,
汲蒙泉煮首阳薇。
箪瓢饫味□贫趣,
争得红尘染著衣。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作者反对战争的残酷,不愿意参与其中,因此对战争的消息并不了解。他向往乐土,避开尘嚣,追求宁静的生活。他的居所掩映在芝兰芬芳之中,充满着美好的氛围。他的才华被深深地隐藏起来,就像琳琅满目的绣机下的锦绣,不轻易展示给世人。

作者与僧人一起伴随山野,与大自然为伴。他们在少室山上休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们在首阳山的泉水旁煮着薇草,享受宁静的时光。他们生活简朴,用着简单的器具,却能品味到富有滋味的食物。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满足和宁静,而不是红尘中的名利和繁华。

赏析:
《隐秀》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宁静和简朴生活的追求。通过对战争的无知,作者表达了对残酷现实的拒绝,希望远离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美好。他将自己的才华隐藏起来,不愿轻易展示给世人,体现了一种深藏不露的态度。

作者与僧人一起伴随山野,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在山间休憩,煮着山泉旁的薇草,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他们的生活简朴而滋味十足,通过简单的器具和食物,体验到内心的满足和趣味。这种生活态度呼应了佛家的禅宗思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返璞归真的情怀,强调了远离尘嚣和名利的重要性。作者不愿被世俗纷扰所染,希望保持内心的纯净和自我。通过与自然相伴,他追求一种心灵的宁静和美好。这种追求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观的一面,也体现了佛教文化对当时文人的影响。

  • 《东亭》

    左圃鱼鳞阔,前轩翚翅开。虹将一雨罢,潮送万艘来。山净秋妍露,林虚晚籁回。此时萧散乐,谁奉醉言杯。

  • 《听子野琴》

    秋风入高树,幽斋闻清音。误疑在溪壑,不知傍有琴。我爱康子野,与世任浮沈。美哉恬澹质,涤我尘垢心。

  • 《无题》

    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几家春袅袅,万籁静喑喑。下土惟秦醉,中流辍越吟。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 《金刚随机无尽颂·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室内千灯晃,佛有何形状。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相。

  • 《鹧鸪天》

    点滴敲窗渐作声。棉衣犹觉夜寒生。不辞明日无花看,且喜今宵有雨听。新苦恼,旧心情。廿年湖海一书生。只缘我是无家客,却被人呼面壁僧。

  • 《端午帖子·皇帝合六首》

    宝典标灵日,明离正午方。五行当火德,万寿续天长。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