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贱足可喜,险阻更尝之。
为亲谋斗粟,无意出竞时。
缅焉效一官,报国方在兹。
宁当不恤纬,对酒怀忧疑。
学道恨力浅,中遭世网持。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一》是晁补之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少贱足可喜,险阻更尝之。
为亲谋斗粟,无意出竞时。
缅焉效一官,报国方在兹。
宁当不恤纬,对酒怀忧疑。
学道恨力浅,中遭世网持。
诗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晁补之的内心感受和思考的诗词。诗人认为自己年轻贫贱虽然不足以引人注目,但经历过困难和险阻的人生更能体味其中的滋味。他并不追求出人头地,只是为了家人谋取温饱,无意与人争斗名利。他对于效法陶渊明,以一官的身份报效国家,表示自己愿意为国家的事业奉献一生。与此同时,他也有一些疑虑和忧虑,对于学习道路上的困难和自己力量的不足感到遗憾,同时在世俗的纷扰中感到困扰。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晁补之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他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注重家庭和国家的利益。他对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并没有不满,反而以贫贱为喜,认为经历过困难的人生更加丰富和有意义。诗中的"缅焉效一官"表达了他愿意为国家效力的决心,表明他将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诗中也流露出一些忧虑和疑虑,他对自己学习道路上的不足感到遗憾,同时在世俗的纷扰中感到困扰。这些情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纠结和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晁补之的深邃思考和坚守的精神,表达了他对家庭、国家和个人成长的关注。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双林示灭诳何人,无际真空净法身。活向春风裹埋了,万年千载不成尘。
操麾授钺器纵横,尽说长城指顾成。岳即孕灵偏有意,天何促寿太无情。明堂欲建栋梁折,巨海将浮舟楫倾。未得四旬馀四载,龙旌不觉变铭旌。
春歌已寂寂,古水自涓涓。徒误时人辈,伤心作逝川。
灯火楼台处处新。笑携郎手御街行。回头忽听传呼急,不觉鸳鸯两处分。天表近,帝恩荣。琼浆饮罢脸生春。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明。
生就的独木桥,容我过一遭,须不是自打嘴来自相饶。将世情儿嘲,将欢兴儿闹。这一遭,语不尽的妙。
贪财竞色,利名牵、萦系何时休歇。镇日忙忙如梦想,颠倒心猿马劣。昧地谩天,多能已会,以巧翻为拙。万般虚假,积成宿世冤业。劝君省悟回头,攀缘弃舍,做个逍遥客。访道求真寻妙指,早愿超离生灭。不悟玄机,剔开毛塞,付耳亲传说。壶天景色,现前秋夜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