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伊周》

誓征黜夏命,武成有商邑。
惟王弗率祖,冲人初嗣因。
既放奉归毫,已摄复明辟。
前此所未闻,浮言曾罔恤。
二公德动天,民亦归其德。
忠诚靡有他,上下素孚格。
遂以直道行,观听自无惑。
吁嗟人不古,后世几新室。

作者介绍

卫宗武(?~一二八九),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理宗淳祐间曾爲朝官,出知常州。未几,“自毘陵投绂归垂三十载”(本集卷五《刘葯庄诗集序》)。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年逾八十。有《秋声集》,都爲退居后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至元甲午重九日张之翰序。 卫宗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馆臣漏辑诗三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伊周》是宋代卫宗武的一首诗词。诗词展现了作者对时代政治和社会伦理的思考和表达。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宣誓征伐夏朝,武功建立了商邑。只有王者不追随祖先的德行,而是选择了冲人作为继承者。既然放逐了毫无德行的人,已经摄取了明辟的政权。以前从未听说过这样的事情,虚言曾经蔑视了这种善举。两位公德行动了上天,人民也归从了他们的德行。忠诚和正直没有其他的替代,上下之间一直保持着信任和契合。于是他们坚持着正直的道路行事,观察倾听自然没有迷乱。唉叹啊,人们已经不再像古时一样,后世的家族几乎都是新兴之家。

诗意和赏析:
《伊周》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历史上的政治事件和社会道德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以叙事的方式展现了卫宗武对宋代政治现象的批评,并对当时的社会伦理提出了期望。

诗词开篇以宣誓征伐夏朝的场景描绘,强调了武功建立商邑的成就。然而,作者指出,当时的王者并没有继承祖先的德行,而是选择了不具备德行的冲人作为继承者,这暗示了时代政治的腐败和道德沦丧。

接着,诗中提到了放逐不德之人和摄取明辟政权的情景,这表明作者对国家政权的改革和清除腐败的渴望。这种行为在当时是前所未闻的,因为以往的社会往往对虚言不以为然,而不关注实际行动。

诗词的后半部分强调了忠诚和正直的重要性,上下相信彼此,保持着契合和信任。作者认为只有忠诚和正直才能建立起理想的社会秩序。

最后,作者感叹时代已经不同,后世的家族大都是新兴之家,暗示了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和传统道德的衰落。

通过《伊周》这首诗词,卫宗武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社会伦理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时代变迁的忧虑,呼吁人们保持忠诚和正直,追求道德的高尚和社会的公正。

  • 《感皇恩》

    花似镜中人,不堪衰老。空羡青青岸边草。多情消瘦,更被无情相恼。近来无限事,凭谁道。胡蝶满园,丛边空绕。睡起流莺过、语声小。琐窗危坐,更被玉蟾相照。夜阑梅影瘦,凭谁扫。

  • 《冬大暖桃李花飞如雨已而遽寒绵裘犹薄也》

    冬令常温客不愁,日来还用理衣裘。浪开易落惊花雨,过暖成寒似麦秋。木叶摇风摧宿鸟,江烟带暝起沙鸥。何人有酒生春意,驱我新诗到笔头。

  • 《赋新繁周表权如诏亭》

    尽道君家教育深,义方高作霭儒林。彩衣已是真郎贵,紫诏方旌昔日心。鲤每趋庭惟独立,鹤常和子自鸣阴。此之能事人方信,胜积籯中十万金。

  • 《宿孤馆》

    落日投村戍,愁生为客途。寒山晴后绿,秋月夜来孤。橘树千株在,渔家一半无。自知风水静,舟系岸边芦。

  • 《美人对月》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 《点绛唇(长沙送同官先归邵武)》

    满路梅花,为谁开遍春风萼。短亭萧索。草草传杯酌。送子先归,我羡辽东鹤。他年约。瘦藤芒_。共子同丘壑。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