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首空磨事不成,误留龙袂待琴声。
斯须却作秦中鬼,青史徒标烈士名。
(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棠在京师,偶送客至灞、浐间,忽遇遵于途,行李索然。询其因何事来京,遵答以来就贡。棠怒斥之曰:“小吏不忖,而欲与棠同研席乎”?甚侮慢之。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易水》是一首唐代汪遵创作的诗词。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秦朝时期的身世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烈士的赞颂。
诗中开头两句“匕首空磨事不成,误留龙袂待琴声”意味着匕首虽然磨得锋利,却没有机会施展,而误留下来等待琴声。这里的“匕首”和“龙袂”都是象征,匕首代表着战争与武力,而龙袂则是指当时权贵的象征。这里可以理解为一个有才华而机遇未到的人。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苦闷之情,“斯须却作秦中鬼,青史徒标烈士名”。这两句表明作者在秦朝时期被迫成为“鬼”,也就是说,他在历史长河中黯然无名,无法被铭记。青史是指史书,用“青史徒标烈士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感叹和对历史的思考。他意识到,历史往往只标记了那些在战乱中丧生的烈士,但并没有纪念那些本有才华而未得机遇的人。
《易水》整首诗通篇寓意深沉,抒发了诗人对自身遭遇和历史的感慨。它通过对匕首、龙袂和青史的象征运用,表达了对时代命运的失落,对历史记忆的追求,并引发读者对于历史的思考。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中人才的流失和历史对于人们命运的塑造。
亭皋树林五月寒,坐揖秀爽披孱颜。使君清雅颇好事。妙墨风流名闯山。云归雨罢作佳色,山在杳霭空濛间。烟中合遝展屏障,鸟外纡余堆髻鬟。疏帘捲尽一搔首,决眦荡胸如可攀。江头好山不知数,供给骚人犹等閒。
已矣勿复道,安之如自然。闲陪黄妳坐,倦退白衣眠。一死知何地,此生休问天。怪哉茨野客,宿果堕幽燕。
坐卧芙蓉花上头,清香长绕饮中浮。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浑崙拈起好风规,石火明明已较迟。不落金峰窠窟里,会须赤手讨便宜。
依依柳色黯江亭,酒味离愁孰重轻。攜手忍着分手处,别时争似见时情。百年离合悲欢事,一笑东西南北程。芳草斜阳渺无际,何当重问白鸥盟。
疏山元是读书山,相望麻姑旧醮坛。梵刹雄夸今日胜,隐居谁作故人看。閒随米运川涂迥,喜入林亭境界宽。我已经营谢公屐,竚君好去九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