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梅开早,清香袭客衣。
夕阳箫鼓散,半是折残枝。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一树》是刘子翚所作,宋代的一首诗词。诗人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梅花盛开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传达了作者的情感。诗的开头,“一树梅开早”,直接点明了梅花盛开的时间较早,凸显了它的独特和与众不同之处。接着,诗人用“清香袭客衣”来形容梅花的香气如何扑鼻而来,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梅花的清香。
在诗的后半部分,“夕阳箫鼓散,半是折残枝”,诗人用夕阳下箫鼓声散去的形象来描绘时光的流转,以及梅花的凋谢。这种转折的描述,让人感受到光阴流逝的无情和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最后一句“半是折残枝”,通过折断的残枝象征了生命的脆弱和有限性,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消逝。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梅花美的赞美,同时也通过描绘梅花的盛开和凋谢,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深刻感慨。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悲壮的情怀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引起读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性的共鸣。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词语和形象的描写,展示了梅花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以及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对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深思,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悲凉情绪。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意境,给人以共鸣和思考的空间。
读了碑文读祭诗,冷看遗像立多时。郎当岭上生云处,山鸟山花忆老师。
歙州江见底,录事亦如之。休吏早封印,访僧閒著棋。旧鞍羸马出,矮屋破帘垂。行处与住处,官清人不知。
怪底微禽似有知,区区舌吻竟奚为。欲将终日能鸣巧,深为当时远害思。布谷尚应勤播种,春畦何事较公私。谁如独占催科考,无复阳城恨拙迟。
兰茁梅枝两竝奇,高标真不负深知。风轻雨细春寒夜,正是清香发越时。
两眉轩然,意像无寄。而服如此,又不离世。鉴中壁上,处处皆是。简斋虽传,文殊无二。
怪若奇峰巧若何,衣冠到此苦无多。自惭登览非能赋,敢觊雕镌尚不磨。古寺残僧犹记忆,岚烟嶂雨几嘘呵。旧题莫辨苍苔迹,多谢梅仙为剪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