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翫正严凝,神和澹镜澄。
至清无隐物,微暖不生冰。
派想河难杂,源疑济是朋。
窥鱼光照鹤,洗钵影摇僧。
逗石声偏响,烹茶味更增。
四溟终必到,八封内先称。
气逐岩云起,纹随竹吹兴。
戏游鳞未化,呼饮鸟相应。
静乐惭非智,成章愧不能。
终朝临处处,虽浅亦兢兢。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疑山石泉》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魏野。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疑山石泉
闲翫正严凝,神和澹镜澄。
至清无隐物,微暖不生冰。
派想河难杂,源疑济是朋。
窥鱼光照鹤,洗钵影摇僧。
逗石声偏响,烹茶味更增。
四溟终必到,八封内先称。
气逐岩云起,纹随竹吹兴。
戏游鳞未化,呼饮鸟相应。
静乐惭非智,成章愧不能。
终朝临处处,虽浅亦兢兢。
诗词中的译文如下:
怀疑山石中的泉水
闲逛时心情正严肃,心灵和谐如清澈的镜子。
至纯至清,没有任何隐藏的事物,微温而不结冰。
派系的思考难以融合,源头的疑惑反而有助于解决。
窥视鱼儿的光芒照耀着鹤鸟,洗净钵具的影子摇曳着僧侣。
逗留在岩石上的声音格外清脆,烹制茶水的香味更加浓郁。
四方大海最终都会汇聚到一处,八方来的人们要先称颂此地。
气息随着岩石上升的云雾而升腾,纹路随着竹子的吹拂而起伏。
欢快地嬉戏的鱼儿还未变成形态,呼唤与饮酒的鸟儿相互呼应。
静谧的乐趣使我惭愧于自己的非智慧,完成这首诗的成文也感到愧疚。
整天都临近这些景物,虽然浅显但我依然小心翼翼。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观照和感悟。诗人以闲逛的心态,凝视山石中的泉水,感受到其中的神秘和美妙。诗中描绘了水、光、影、声、味等感官元素,展示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多样性。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内心的联想,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和朴实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平和安详、质朴宁静的意境,引导读者去细细品味自然界中微妙而又美好的存在。
一食复何如,寻山无定居。相逢新夏满,不见半年馀。听话龙潭雪,休传鸟道书。别来还似旧,白发日高梳。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落日霞消一缕。素月棱棱微吐。何处夜归人,呕嗄几声柔橹。归去。归去。家在烟波深处。
一片南云,定知来做巫山雨。歌声才度。只向风中住。恼乱襄王,无限牵情处。长天暮。又还飞去。目断阳台路。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若得山颜住,芝zC手自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