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欹眠》

翠幙卷东冈,欹眠用半床。
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
清话非无寄,幽期故不忘。
扁舟亦在眼,终自懒衣裳。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欹眠》

翠幙卷东冈,
欹眠用半床。
松声悲永夜,
荷气馥初凉。
清话非无寄,
幽期故不忘。
扁舟亦在眼,
终自懒衣裳。

中文译文:
翠色的帷帐卷起在东山上,
斜躺着,只用了半张床。
松树的声音悲伤地响彻着长夜,
荷花的香气在初凉中扑鼻而来。
清晨的话语不无寄托之意,
幽会的约定从前就不曾忘记。
扁舟也在眼前等待着,
最终自然会懒散地穿上衣裳。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作品。《欹眠》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一个人独自躺在半张床上,东山的翠幕在风中轻轻卷起,松树的声音在夜晚响彻,荷花的气息在初秋的清凉中飘散。诗人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寂寞的氛围和对远方幽会的期盼。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他在等待中,懒散地穿上衣裳,暗示了对幽会的期待和对宁静的渴望。

赏析:
《欹眠》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寂寥的气氛,通过自然景物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中的翠幕、松声、荷气等形象细腻而生动,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夜晚的寂静之中。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物,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展现了对幽会的渴望和对宁静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体现了王安石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内涵。

  • 《观乌龙山瀑布》

    漱石漱流俱可意,濯缨濯足且随时。到江莫作滔天浪,妨我轻舟理钓丝。

  • 《苦雨》

    润础才晴又汗,湿薪未爆先烟。壮夫往往言病,病叟岑岑且眠。

  • 《初到汀州》

    初放到沧洲,前心讵解愁。旧交容不拜,临老学梳头。禅室白云去,故山明月秋。几年犹在此,北户水南流。

  • 《谢淮东漕虞寿老宝文察院寄诗二首》

    鵷行接翼复分襟,酒病诗愁老不禁。十载江湖千里月,一生金石两知心。悼亡君有安仁戚,归隐侬为梁父吟。早晚故人天上去,未应廊庙忘山林。

  • 《梅亭》

    东风吹雨雨吹花,洗却阴沉放月华。俗眼总嫌梅太白,嫦娥勾引莫云遮。云浓更欲催诗句,风急花飞留不住。使君唤客早评章,趁渠未点苍苔路。夜阑留月迟春酌,生怕楼头吹画角。更摧银蜡上寒梢,冷艳烧春春未觉。烛光炯炯花冥冥,花前醉倒唤不醒。南枝自与北枝语,今夜诗工眼倍沮。

  • 《题永石屏》

    谁将一段楚天碧,磨向崖心万仞馀。桥柱不题司马字,兰亭留待右军书。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