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当日在山家,修竹丛中一迳斜。
饱食醉眠浑没事,风朝雨夜祗愁花。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爲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爲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復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忆故庐》是宋代诗人郑刚中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回忆故庐,不如当日在山家。
修竹丛中一条斜小径。
吃饱了、喝醉了,沉浸在无忧无虑的状态。
风吹拂着,朝雨夜晚只为花而忧愁。
诗意:
《忆故庐》以回忆的方式唤起了作者过去在山间小屋的生活场景。诗人在修竹丛中探索一条斜斜的小径,表现出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宁静和简单生活的情怀。诗中描绘了一种安逸、愉悦的氛围,作者在山居中尽情享受着美食与美酒,沉浸在无忧无虑的状态中。然而,即使在风和朝雨夜晚,他仍然为花朵的凋零而感到愁苦。
赏析:
《忆故庐》通过对过去山居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将修竹丛中的小径描绘为斜斜的,给人一种迷离而宁静的感觉。他通过描述自己吃饱喝醉的情景,展现了在山居中尽情享受物质生活的愉悦。然而,诗人并不仅仅满足于物质享受,而是关注到花朵的凋零。这种愁苦的情感暗示着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对自然、生活和时光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于追求内心宁静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忽而来兮,格神鸿休。忽而往兮,神不予留。神在天兮,福我寿我。千万春兮,高灵下堕。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 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终年常避喧,师事五千言。流水闲过院,春风与闭门。山茶邀上客,桂实落前轩。莫强教余起,微官不足论。
冷落江西香火缘,岭南人少问吾传。一行水陆余千里,两岁风花仅百篇。句眼竟谁知落处,古囊长是挂闲边。獿人常试斲泥手,客里相逢喜欲颠。
人情甘阿谀,我独倦请谒。尤於权门疏,万事亦已拙。平生江湖期,梦寐不可遏。青青西门槐,少解马上暍。
缥竹湘南美,吾师尚毁形。仍留负霜节,不变在林青。每入杨枝手,因谈贝叶经。谁期沃州讲,持此别东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