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斜疏柳照清漪,藉藉残红自满蹊。
刺眼藤稍牵不断,欲寻流水路还迷。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歷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爲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爲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着书讲学,东南学者推爲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爲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併附于卷末。
《宜春溪》是杨时创作于宋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斜斜疏柳照清漪,
藉藉残红自满蹊。
刺眼藤稍牵不断,
欲寻流水路还迷。
诗意:
《宜春溪》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色,通过描绘清澈的溪水和周围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溪水景象。斜斜的疏柳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形成了美丽的光影变幻。藉藉的残红点缀在小径上,自成一幅美丽的景色。藤蔓在水边蔓延,略带刺眼的颜色使人难以移开视线。然而,藤蔓纵横交错,牵扯不断,诗人渴望寻找流水的路径,却迷失了方向。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寻找方向的探索。清澈的溪水、疏柳、残红和藤蔓都是自然界的元素,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呼应。诗中的迷失和困惑也是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遭遇的境况,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思考和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将人生的迷茫与对美的追求相互映衬,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白芷汀寒立鹭鸶,蘋风轻剪浪花时。烟幂幂,日迟迟,香引芙蓉惹钓丝。
何由通九曲,始自凿三门。夏禹功如小,东溟位岂尊。鼋鼍当日窟,鸡犬此时村。涡恐和山漩,涛疑若石奔。势愁舂地轴,声想震开阍。寺庙中流耸,烟云两岸屯。楼台疑蜃吐,舟檝畏鲸吞。游客虽惊险,居僧不厌喧。如潮无振鹭,似峡欠啼猿。孤店经商少,雄司漕运繁。人家无钓具,鸟道
天宗兴岁事,滕叟盛威神。乐羽朱成素,宫墙旧变新。周爻方用坎,燕律遽生春。花阵连天出,欢回合宇人。
贫贱知心老弟兄,祗疑相得似前生。避穷无地犹贪学,负谤如天底用名。兵后脱身宜共惜,书中薄业向堪耕。殷勤预约频频见,未见亦须频寄声。
白酒聊三琖,青灯欲二更。倦来乘急睡,过了睡难成。
长安少年好狗马,日日遨游五陵下。八尺腾骧行地龙,突过无前追疾风。一箭穿空两鵰堕,尚挟白羽腰骍弓。回鞭更踏南山路,射杀山中白额虎。却解重五四尺獒,快逐丰狐搜狡免。错罢归来唤歌舞,酾酒割鲜供笑语。穷巷书生那有此,毛颍陶泓守环堵。老来无力跨蹇驴,少日青鞋只徒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