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陂焰水蒋陵西,含风却转与城齐。
周遭碧铜磨作港,逼塞绿锦剪成畦。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一陂》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中文译文:
一片池水燃烧在蒋陵的西边,
含着风,却与城市齐平。
周围的碧铜水港闪耀光芒,
绿锦剪成的田畦被逼得拥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水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感慨。
首先,诗中的“一陂焰水蒋陵西”描述了一片池水在蒋陵的西边如火焰般燃烧的景象。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将池水的光彩与燃烧的火焰相比,形容其明亮夺目。这种生动的形象描绘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水景的深深吸引和震撼。
接着诗句“含风却转与城齐”,表达了池水的波浪在风的吹拂下起伏不定,与城市的高楼大厦齐平。这里的“含风”一词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微风吹拂下的水波荡漾的美丽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与城市的平衡和调和的意象。
诗的后半部分“周遭碧铜磨作港,逼塞绿锦剪成畦”则描绘了池水周围的景色。碧铜指的是池水的颜色,犹如铜器一般的绿色光芒闪烁。这里的“港”字用来形容碧铜的水面,给人一种宽广开阔的感觉。而“绿锦剪成畦”则形象地描绘了水中的景色,绿色的植物像是被剪成了一片片田畦,被水面逼得拥挤在一起。整个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生机,又透露出一种繁荣和热闹的气息。
通过这首诗,王安石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水景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活力。同时,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形象的手法,使得读者对景色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和体验。这首诗展现了王安石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和谐与平衡的追求。
江山万万重,归去指何峰。未入连云寺,先斋越浪钟。岛香回栈柏,秋荫出庵松。若救吴人病,须降震泽龙。
直下无君回避处,声色全彰第一义。取相凡夫承不知,顿悟圆音方了利。
内花园里动春游,四面参差五石头。玉砌琳阶储碧水,龙葭吹向小亭留。
门外鸦啼杨柳。春色著人如酒。睡起熨沈香,玉腕不胜金斗。消瘦。消瘦。还是褪花时候。
明月到花影,把酒对香红。此情飘洒,但觉清景满帘栊。人被好花相恼,花亦知人幽韵,佳处本同风。挥手谢尘纲,举袂步蟾宫。秋已半,幽涧侧,乱山中。故人过我,终夕乘兴可千钟。赖有曲江才子,坐上平章花月,不管老英雄。心事将何寄,醉语又匆匆。
只道欧阳子,行飞入道山。报来犹佐幕,书至得开颜。过我不相见,底忙成往还。未知重回日,端复几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