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见青桐落,常虞白发侵。
伤心惟片月,不睡更清砧。
蟋蟀秋声早,银河夜色深。
崎岖无限意,萧索一长吟。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夜意》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词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每当看到青桐树叶落下,常常担心岁月的流逝使人变老。伤心之余只有一轮明月相伴,不睡觉时更能听到清脆的砧声。蟋蟀的秋声早已响起,银河在夜色中显得深邃。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只能发出凄凉的长吟。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青桐树叶的落下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作者担心自己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老。明月的存在给予了作者一些安慰,但夜晚的寂静和砧声更加凸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忧伤。蟋蟀的鸣叫声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而银河的夜色则给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感觉。整首诗词以凄凉的长吟作为结尾,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展现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同时,通过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音乐的比喻,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感。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伤和孤寂,给人一种深沉而动人的感觉。
奏酲薄。梦中球马豪如昨。豪如昨。月明横笛,晓寒吹角。古来成败难描摸。而今却悔当时错。当时错。铁衣犹在,不堪重著。
雪尽冈头路,风和腊后天。人安闲淡内,鸟下寂寞前。冻水晴初浪,荒城晚自烟。西桥车马急,归意尚留连。
俗子有钱村亦乐,秋田米熟歌牛角。三家村墅无官方,夜半呼卢笑声谑。寻思我辈不如君,平生读书徒苦辛。遭时丧乱未得志,长策短藁无由伸。不如卖剑买牛去,也学此翁村里住。只愁夜半月明时,得意无人和诗句。
夜寒眠半觉,鼓笛闹嘈嘈。暗浪舂楼堞,惊风破竹篙。主人看使范,客子读离骚。闻道松醪贱,何须吝错刀。
何止千年与万年,岁寒松桂独依然。若无扬子天人学,安有庄生内外篇。已约月陂寻白石,更期金谷弄清泉。谁云影论纷纭甚,一任山巅复起巅。
按节辞黄阁,登坛恋赤墀。衔恩期报主,授律远行师。野鹊迎金印,郊云拂画旗。叨陪幕中客,敢和出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