泬寥爽澈游氛收,淡河如扫凝不流。
影过远水雁侵月,目断故乡人倚楼。
黄叶半林霜送晓,悲笳一曲风横秋。
江南几载未归客,灯寂帐寒心正愁。
王珪(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拜参知政事。九我,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謚文恭。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集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武英殿聚珍版印时,删编爲四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叶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王珪诗,以武英殿聚珍版《华阳集》(其中诗六卷)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夜意》是一首宋代诗词,由王珪创作。诗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思乡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悲伤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泬寥爽澈游氛收,淡河如扫凝不流。
译文:微凉清爽的夜晚,浑浊的气息消散,淡淡的河水停滞不流动。
诗意:诗人以夜晚的清凉和河水的静止来形容当时的环境。夜晚的氛围清爽宜人,但河水却没有流动,凝固在原地。这种描写既表达了夜晚的宁静,又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赏析:诗人在开篇就通过对夜晚环境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清凉的夜风和停滞的河水给人一种静谧与凝固的感觉,这种安静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影过远水雁侵月,目断故乡人倚楼。
译文:远水中的候鸟掠过,身影映入月光之中,我注视着,却看不到故乡的人倚在楼上。
诗意:诗人通过描绘候鸟在月光下掠过的画面,表达了对离散的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站在高楼之上,注视着远处的水面,却无法看到故乡的人影,这种目断的感觉增强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赏析:诗人以候鸟掠过的形象,将离散的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与夜晚的景色相融合,增强了诗词的意境。诗人站在楼上,遥望远方,却只能看到远水中候鸟的身影,这种视觉上的断绝增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黄叶半林霜送晓,悲笳一曲风横秋。
译文:黄叶半覆盖了林中,霜将黎明送来,悲伤的笛声在秋风中响起。
诗意: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悲伤和对命运的无奈。林中的黄叶部分覆盖了树木,预示着秋天的来临。悲伤的笛声在秋风中响起,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与诗人内心的愁思相呼应。
赏析:诗人以秋天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林中的黄叶和清晨的霜,都是秋天即将到来的象征。悲伤的笛声在秋风中响起,使整个诗词的氛围更加凄凉,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命运无常的思考。
江南几载未归客,灯寂帐寒心正愁。
译文:江南已有几年未归的客人,灯火熄灭,帐篷寒冷,心中正忧愁。
诗意:诗人通过描述远离故乡已有多年的客人,以及寂静的帐篷和熄灭的灯火,表达了对离乡别井之苦和孤独的感受。诗人的心境正被忧愁所困扰。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远离故乡已久的客人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氛围。诗人形容灯火熄灭、帐篷寒冷,这些形象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这种对故乡的思念和无奈的心情通过描写江南的景象和客人的处境得以体现。
总的来说,王珪的《夜意》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逝去时光的悲伤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诗词通过清凉的夜晚、停滞的河水、候鸟掠过的影子、黄叶覆盖的林中、悲伤的笛声以及熄灭的灯火等形象,打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体悟融入其中。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对生命、离别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山郡不沟郭,荒居无翳壅。爱人忠主利,善守闭为勇。苟非小勤瘁,安得期逸宠。版筑恐土疏,襄城嫌役重。藩栅聊可固,筠篁近易奉。差池截浦沙,缭绕缘隈垄。矗似长云亘,森如高戟耸。预绝豺狼忧,知免牛羊恐。闾里宽矫步,榛丛恣踏踵。始果游处心,终日成闲拱。
长恨箫声隔粉墙。争教移住五云乡。一溪春水关何事,流水桃花赚阮郎。风搅梦,月侵床。情缘消得海生桑。鸳鸯不锁黄金殿,雌蝶雄蜂枉断
云冥冥,风凄凄。绮疏未白鸡已啼,角声才断辟朱扉。辟朱扉,款朝日。君王剑佩朝诸侯,赫赫明明光万国。
一水填却双星如约。乞巧谁凭。诉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怜不。悠悠岁月辞家者,孤眠且。此夕何夕也。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昔年曾。
活人绝技古今无,名下从教世俗趋。坟土尚堪充药饵,莫嗔医者例多卢。
七十二峰七度攀,此身宁复在人间。八五游历曾非梦,疑昔登临未定山。有路篱雀飞不到,无知松柏老能闲。要从何处寻丹嶂,莫使匆匆卤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