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疏尽地林无影,浩荡连天月有波。
独立空亭人睡后,洛桥风便水声多。
裴夷直,唐诗人。字礼卿。吴(今苏州)人,郡望河东(今山西永济)。宪宗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任右拾遗。
大和八年(834),王质出任宣歙观察使,召夷直与刘蕡、赵晰等从事,皆一代名流。文宗时,入朝为左司、吏部两员外郎,迁中书舍人。武宗立,出为杭州刺史,又贬为驩州司户参军。宣宗时,历任江、华二州刺史,后又复入为兵部郎中。大中十年(856)授苏州刺史,次年转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官终散骑常侍。夷直有诗名,其诗多为绝句,内容以感怀酬赠之作为多。《全唐诗》录存其《献岁书情》、《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观淬龙泉剑》等诗五十七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全唐文》录存其文一篇。
《夜意》
萧疏尽地林无影,
浩荡连天月有波。
独立空亭人睡后,
洛桥风便水声多。
中文译文:
夜幕低垂,稀疏的树林没有影子,
广阔的天空中月光波动起伏。
独自立于空亭之中,人们已经入睡,
洛桥上的风带来了潺潺水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裴夷直所创作,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寂静而宁静的情怀。
诗的开篇写道:“萧疏尽地林无影”,形容夜晚的树林稀疏,没有树影,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接着写到“浩荡连天月有波”,形容夜空中的月光波动起伏,给人以广阔、悠远的感觉。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和壮丽。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述了诗人独自站在空亭之中,周围的人已经入睡。“独立空亭人睡后”,表现出诗人独处的境遇,他静静地欣赏着夜晚的美景。最后一句“洛桥风便水声多”,通过描写洛桥上的风声和水声,更加强调了夜晚的宁静和寂静。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宁静、寂静的意境。诗人以淡泊的心态,独自欣赏夜晚的美景,体味自然的宁静之美。这种宁静并非孤独和冷漠,而是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宇宙共鸣的一种境界。
总之,裴夷直的《夜意》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传达出一种宁静、静谧的情感,引人进入一种静心凝思的境界,使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的融洽共生之美。
巨轴载厚地,沈沈惟九幽。日月所不烛,鬼神或拘囚。负臣与支祁,亦为舜禹忧。靦彼世上儿,对面行奸偷。国章幸可脱,天刑此焉投。
萧洒不羁性,本自出尘埃。弃去万物累,健翅天地回。白发朱省郎,嶻嶪称高才。春风如故人,昨日天涯来。置酒画堂晚,劝我白玉杯。调笑脱俗态,高谈若风雷。归来碧窗静,残照寒徘徊。岂知丈夫志,力劈青云开。孤坐泪横臆,慷慨无良媒。世事如转蓬,竟日千万回。捩翅凌赤霄,欲拉
半生华发笑茫然,作意清朝到洞天。叠嶂互□芒憍稳,飞云故傍葛巾偏。忍思城市轮蹄梦,款结山林笋蕨缘。我有赐馀苍玉璧,与君同试酌寒泉。
谁为苍生起病癯,参军药裹欲何如。湖东道义为针石,不用先生肘后书。
国朝几名家,在蜀苏与范。斯文何与人,竟作南荒窜。盘溪诸子行,少小便精悍。早从宜州游,句法悟骨换。官称薄如纸,名盖越千万。我为余杭役,识子非楚产。姓名问即识,一笑冰已泮。长哦乃翁诗,亹亹无间断。使我倾耳听,妙处惊辄叹。前辈今远矣,俗眼易作玩。大轴许见遗,此赐
花遶朱檐柳遶栏,小亭面面锦团栾。春风横欲歁诗瘦,且下东窗护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