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岧峣云里开,玉箫参差天际回。
莫惊侧弁还归路,只为平阳歌舞催。
李迥秀,字茂之,唐朝泾阳人。初为相州参军,后累官凤阁舍人。长安中,同平章事。中宗朝,当过宰相,终兵部尚书。卒赠侍中。遗世留存诗四首。
李迥秀自幼便有英名,祖父和父亲都担任刺史,是世家出身。然而他的母亲出身贫贱,连姓什么都不知道,却是罕见的美女。当她在李家为婢女时,甚得主人宠爱,生下了李迥秀。可能是源于母亲的血统,李迥秀也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他颇有文才,喜欢交友,兴起吟诗,不辞斗酒,但绝不因酒乱性,号称当代第一风雅人物。
武则天时有爱宠张易之。张易之的父亲死得早,母亲阿臧多年守寡。不想,不甘寂寞的阿臧看上了年轻俊秀的凤阁侍郎李迥秀,想要与之成亲,实际上也就是充当臧氏的面首。则天皇帝对才能、人品、容貌都相当杰出的李迥秀非常有好感。因此,偶尔会召他和他的母亲到宫中,给予优厚的待遇。婢女出身的母亲,享受如此待遇使李迥秀心中很感激皇上。当他知道皇上要把阿藏嫁给他时,心中非常苦恼。他早有妻妾,但又怕为此事犯违敕之罪,让宗族及个人蒙受不幸。加上张易之的权力威逼,不得已接受这项敕命。
李迥秀在张易之和女皇的双重压力下被迫答应了这门婚事。可是,成亲当夜,阿臧满脸的皱纹、满头的白发,还是远远超出李迥秀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几近疯狂,却无力反抗,只能日日买醉,荒饮无度,终日沉醉,唤之不醒。阿臧和张易之非常不满,便将李迥秀贬到了衡州担任刺史。
神龙政变后,张易之被杀,阿臧籍没入宫,李迥秀也被株连,由衡州刺史贬为衡州长史。
坊间传闻说上官婉儿曾经看上了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结果惹恼了武则天。武则天一怒之下对她处以黥刑。上官婉儿为了掩饰疤痕,在额头上贴上了花钿,人们觉得很美丽,一时之间这种装饰竟然成为时尚。这种说法流传甚广,一些影视剧也是这样描述的。
“其实这只是后人的想象,并没有史料支持这个说法。上官婉儿的确曾对某个男性动心,不是张易之,而是另有其人。”于赓哲表示。
寻找上官婉儿初恋的线索来自一本名叫《北户录》的书中,书中记载有一天,一个姓李的宰相奏事,上官婉儿可能是被他的相貌和气质吸引了,禁不住看得愣神了。估计武则天是看出来婉儿的心思了,当时不动声色,退朝之后就开始发飙,用一把小刀子扎在上官婉儿的脸上,还不允许拔下来。上官婉儿忍痛作了一首《乞拔刀子诗》,哀求武则天拔下刀子,武则天这才逐渐息怒。
武则天时期一共有七十多位宰相,其中姓李的就有八个,究竟让上官婉儿春心萌动的是哪一位呢?经过一番考证,于赓哲把目标锁定在李迥秀身上。首先两人年龄相近,其次他是单身,再者是当时的风流之士,还是一个帅哥。
所以于赓哲怀疑上官婉儿当时是看上李迥秀了,然而李迥秀同时也被张易之的母亲看上了。二者结婚,自然和上官婉儿就没了下文。
中文译文:《夜宴安乐公主宅》
金榜高悬乌云间,玉箫声起天空回。莫惊侧弁归路返,只因平阳歌舞催。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在安乐公主的宅邸中举行的宴会。诗人通过描述场景和情感,表达了对宴会的期待和欢乐的心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平阳歌舞活动的推崇和追求。
赏析:诗的开头用“金榜岧峣云里开”,通过山岭似乌云中腾空而起的金榜来形容宴会的盛况和喜庆氛围。接着,“玉箫参差天际回”,利用音乐的形象来衬托宴会的祥和与欢乐,令人感受到宴会上音乐的美妙与热闹的气氛。
诗的后半部分,“莫惊侧弁还归路,只为平阳歌舞催”,表达了诗人回程时不愿离开宴会的心情。侧弁是一种古代官帽,莫惊指的是别人对他的意外离开的惊讶,这个意味着诗人在宴会上的愉快体验和对平阳歌舞的痴迷。整个诗篇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欢乐宴会和歌舞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一瞥。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写、情感的表达,展示了唐代宴会的热闹氛围和诗人对欢乐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豪放和快乐气息的作品。
婪酣贵宦鲛绡帐,贔屭功名泊浪沙。谁似朴翁随分过,曹溪水煮赵州茶。
洪河岂不壮,余润弥九里。海内所咏歌,在德不在水。德人经行地,可敬及蒲苇。况有水如此,浪去剧雪委。念昔涉涛江,怒鼍如山峙。天风怖杀人,舟定舷有泚。惕然三夜梦,沙砾下飞矢。至今逢沟壑,敢照不敢洗。忽诵涉汝诗,五字拟苏李。快言击汰事,想见鱼掉尾。十年疑此乐,始误
姚江得尉是公先,凤沼居惭我在前。退处对栽三径柳,追欢时共五湖船。尚嗟邻好无多日,何遽归程隔九泉。苒苒衰迟易伤感,送违陡觉泪潸然。
一庵湿蛰似龟藏,深夏暄寒未可常。昨日蒙絺今挟纩,莫嗔门外有炎凉。
耆婆去后无消息,病者憧憧日扣门。百草自知无识者。丛丛垂泣在篱根。
山之营营,众流所经。彼盘之人,亦溥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