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西望长安笑,抱璞来求善价沽。
惟罄囊装买群籍,不持刺字谒当涂。
鲈鱼渐熟思归切,羊酷初尝得味无。
送子东还重销黯,我曾三载守仙都。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叶生归缙云》是杨亿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叶生归缙云,
出门西望长安笑。
抱璞来求善价沽,
惟罄囊装买群籍。
不持刺字谒当涂。
鲈鱼渐熟思归切,
羊酷初尝得味无。
送子东还重销黯,
我曾三载守仙都。
中文译文:
叶子生长在缙云中,
走出门口西望长安欢笑。
我抱着未经雕琢的玉石前来,希望能以合理的价格兑换。
只是我的钱袋已经空了,装满了购买书籍的费用。
我没有带着书法作品去拜访有权势的人。
熟鲈鱼让我渐渐思念家乡,
初尝羊肉的滋味无比美好。
送别儿子东去,心情沉重而黯然,
我曾经守护仙都三年之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杨亿的个人心境和社会观察。
首先,诗中的"叶生归缙云"描绘了诗人自己的身份和归属感,缙云是当时的一个地名,诗人以自己的名字与之联系,表达了对归属地的深情。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的行程和目的。他离开家乡向长安出发,心情愉悦。他带着一块未经加工的玉石前往,希望能够以适当的价格卖出。然而,他的钱已经花光了,只能用书籍来充实自己。这一描写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对知识的渴望。
诗中的"不持刺字谒当涂"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选择和立场的坚持。他没有带着自己的书法作品去拜访有权势的人,暗示他不愿为了功名利禄而屈从于权贵,坚持自己的原则。
下一段描写了鲈鱼和羊肉的滋味。鲈鱼代表着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而羊肉则是他初尝到的美味,体现了对新鲜事物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诗人送别儿子东去,心情沉重,表示对儿子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悲伤。他曾经守护着一个地方(仙都)三年之久,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深情和对时光的珍视。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和诗人对现实的思考。同时,诗人对自我追求的执着和对家庭情感的真挚展示了他的个性和情感世界。
山郡不沟郭,荒居无翳壅。爱人忠主利,善守闭为勇。苟非小勤瘁,安得期逸宠。版筑恐土疏,襄城嫌役重。藩栅聊可固,筠篁近易奉。差池截浦沙,缭绕缘隈垄。矗似长云亘,森如高戟耸。预绝豺狼忧,知免牛羊恐。闾里宽矫步,榛丛恣踏踵。始果游处心,终日成闲拱。
长恨箫声隔粉墙。争教移住五云乡。一溪春水关何事,流水桃花赚阮郎。风搅梦,月侵床。情缘消得海生桑。鸳鸯不锁黄金殿,雌蝶雄蜂枉断
云冥冥,风凄凄。绮疏未白鸡已啼,角声才断辟朱扉。辟朱扉,款朝日。君王剑佩朝诸侯,赫赫明明光万国。
一水填却双星如约。乞巧谁凭。诉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怜不。悠悠岁月辞家者,孤眠且。此夕何夕也。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昔年曾。
活人绝技古今无,名下从教世俗趋。坟土尚堪充药饵,莫嗔医者例多卢。
七十二峰七度攀,此身宁复在人间。八五游历曾非梦,疑昔登临未定山。有路篱雀飞不到,无知松柏老能闲。要从何处寻丹嶂,莫使匆匆卤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