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杨凝式行书》

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落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作品评述

《杨凝式行书》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俗书只识兰亭面,
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落阳杨风子,
下笔便到乌丝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黄庭坚对世俗尘世的厌倦和追求超脱的思考。他认为俗世之人只看重外表,而不懂得珍视内在的品质。他渴望能够摆脱尘世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升华,但却无法找到一种能够达到永恒的灵魂升华的方法。最后,他以杨风子下笔写作的速度之快,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到了极致,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超越尘世的渴望和不满。

赏析:
1. 诗人以"俗书"来象征世俗的知识和价值观,认为这只能认识到人们的外在表面,而无法理解内在的品质。这反映了诗人对俗世的不满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2. "兰亭面"指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书法名篇。这里暗喻着人们对于外表文化的痴迷,却忽略了内心的修养和真正的价值。

3. "欲换凡骨无金丹"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超越凡俗之躯,达到精神和灵魂的升华。"凡骨"指的是凡人的身体,"金丹"指的是道家修炼所追求的长生不老之术。诗人意味深长地表达了自己对超越尘世的追求,但又感到无所适从。

4. "落阳杨风子"是指杨凝式,他是唐代书法家,擅长行书。诗人用他下笔的速度来比喻自己在表达内心思想时的迅捷和直达,表达了他追求精神升华的决心和渴望。

5. "乌丝阑"指的是纸的边缘。诗人以此来暗示自己的思想超越了世俗的界限,达到了纸张的边缘,意味着他的思想已经触及到了超脱尘世的境地。

这首诗词通过对世俗和超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超越尘世的渴望。诗人以独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内化于文字之中,展示了他对于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

  • 《别墅芍药盛开沈公辟有诗见嘲次韵代柬》

    翰林忆昔咏孤芳,自合移根向玉堂。贵客亲陪天女手,侍臣应带御炉香。花前未许退之醉,江上空嗟子美狂。一夜殷红飘落尽,不堪寂寞对霞觞。

  • 《寄周繇求人参》

    少赋令才犹强作,众医多识不能呼。九茎仙草真难得,五叶灵根许惠无。

  • 《雨中花令》

    闻说海棠开尽了。怎生得、夜来一笑。颦绿枝头,落红点里,问有愁多少。小园闭门春悄悄。禁不得、瘦腰如袅。豆蔻浓时,酴醿香处,试把菱花照。

  • 《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

    九县怀雄武,三灵仰睿文。周王传叔父,汉后重神君。玉律朝惊露,金茎夜切云。笳箫凄欲断,无复咏横汾。玉塞惊宵柝,金桥罢举烽。始巢阿阁凤,旋驾鼎湖龙。门咽通神鼓,楼凝警夜钟。小臣观吉从,犹误欲东封。莫验昭华琯,虚传甲帐神。海迷求药使,雪隔献桃人。桂寝青云断,松扉

  • 《汉川山行,呈成少尹》

    西蜀方携手,南宫忆比肩。平生犹不浅,羁旅转相怜。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秋来取一醉,须待月光眠。

  • 《泊上虞县》

    鄞江久不到,乘兴偶东游。涨水崩沙岸,归云抱县楼。吟余声混混,梳罢发飕飕。喜见时平象,新丝入市稠。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