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元佑脚,下泽少游乡。
自得林泉趣,不登声利场。
年方荣四豆,日已下三商。
有子翁无咎,存心味更长。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杨极父挽诗》是宋代文人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家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追求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堂元佑脚,下泽少游乡。
自得林泉趣,不登声利场。
年方荣四豆,日已下三商。
有子翁无咎,存心味更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杨极父的形象和他对生活的态度。他在家中过着宁静而自由的生活,追求着大自然带来的乐趣,而不追逐名利。他虽然年纪已高,但身心仍然健康,没有遭受过大的灾难。他拥有一颗无忧无虑的心,能够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乐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杨极父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首先,高堂元佑脚,下泽少游乡,描述了杨极父在家中过着宁静而自由的生活,远离繁忙的都市。他能够在家中的林泉之间找到自己的乐趣,不需要去追逐声利场的名利。这种追求自然和内心宁静的态度,展示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其次,诗中提到年方荣四豆,日已下三商,描绘了杨极父已经年过古稀的年纪。然而,他的身心仍然健康,没有遭受过大的灾难。这种描写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即尽管岁月已经经过,但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和心境的宽广。
最后,诗句有子翁无咎,存心味更长,表达了杨极父对家庭的喜悦和满足。他有子嗣相伴,没有遭受过大的灾厄,使他对生活更加满足和享受。这种家庭的和谐与幸福,让杨极父的人生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总体来说,《杨极父挽诗》以温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家庭和人生的热爱和赞美。通过对杨极父的描写,强调了追求内心宁静和家庭的幸福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满足的思想。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触动了读者内心对于生活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重冈古道春风里,草色花光似故人。却喜此身今漫浪,回家随处得相亲。
此手乃可怜,经月不把酒;著书又苦晚,何以图不朽?空庭坐三更,磊落垂北斗。向来历关河,万里空回首。岂知三十年,竟作越中叟!後生虽满眼,非复旧交友。形体迫衰谢,妻子亦何有?怅望怀古人,吞声死农亩。
木末阑干渺未平,泊舟石泾得深行。舟行不见江流阔,一上凭高觉快生。
竹映高墙似傍山,邹阳归后令威还。君看将相才多少,两首诗成七步间。
偏憎游骑香蹄污,最称佳人素手团。方丈老翁容膝外,出门四顾尽漫漫。
巴人最重上元时,老稚相携看点诗。行药归来天向晓,道傍闻得唤蚕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