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接翼上天池,旧事空存雁塔题。
岂有新诗来渭北,谩令后学仰关西。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杨贯之提举挽诗二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杨贯之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传达了对文学传统的思考和对后辈学子的嘱托。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第一首:
当年接翼上天池,
旧事空存雁塔题。
岂有新诗来渭北,
谩令后学仰关西。
译文:
当年杨贯之接任天池官职,
旧事空留下雁塔上的题字。
如今又有何新诗作品传至渭北,
徒然使后学之人望向关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杨贯之的才华和成就,以及他留下的文学遗产来表达对他的敬佩之情。"上天池"指的是杨贯之接任天池官职,显示了他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卓越成就。"雁塔题"指的是杨贯之曾在雁塔上题字,这是对他文学才华的赞美和纪念。
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当时的文坛现状的思考和对后辈学子的期望。作者认为,现在已经很少有能够与杨贯之相媲美的新诗问世。"渭北"指的是地理位置,代表着当时的文学圈。作者表示,任何新的诗作都难以与杨贯之的成就相提并论。作者希望后辈学子能够尊重传统,以关西(指杨贯之所在地)为楷模,不要轻率妄为。
整首诗词通过对杨贯之的赞美和对文学传统的思考,传达了作者对杨贯之的敬佩之情以及对后辈学子的期望。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前辈成就的敬仰。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功兼文武帝师臣,久厌崇高乐退身。任是东山无限好,谢公争忍负生民。
茆屋萧然诗满怀,一天风雪白皑皑。身如纸帐梅花梦,心似香炉柏子灰。
一点梦中山,旷岁失攀历。常迷具茨驾,空睨老骥枥。片春气阴阴,微雪鹊枝集。二三豪士过,振袂践佳觌。驰道直如弦,轮蹄散霹雳。桥柳转凋疏,野梅共靓饰。冻肠腾棱芒,四剸霄汉色。逶迤带城陴,泬寥支屋壁。想公折脚铛,虬龙隐胸肊。魂依谢公墩,戏咏见温克。文章碎金类,开济
放下觅无踪,尽力提不起。寸铁未施,刀锵满地,明眼衲僧失巴鼻。
风吹渡头雨,摵摵蓬上声。欣然会心处,端复与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