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残恨久销沈,花捻妆痕尚不禁。
当日愿为连理木,春风不负合欢心。
病维摩减诗情尽,穷孟尝添酒债深。
醉面欲醒如有旧,沈香亭北记曾吟。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杨妃牡丹》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一种深沉的思念和离别之情,通过描绘杨妃花前捻妆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马嵬残恨久销沈,
花捻妆痕尚不禁。
当日愿为连理木,
春风不负合欢心。
病维摩减诗情尽,
穷孟尝添酒债深。
醉面欲醒如有旧,
沈香亭北记曾吟。
这首诗以杨妃牡丹为题材,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情感。诗的前两句"马嵬残恨久销沈,花捻妆痕尚不禁"描绘了残破的马嵬和杨妃的离别之痛。马嵬是唐朝杨贵妃被杀的地方,残破的马嵬象征着残酷的命运,而杨妃留下的捻妆痕迹则表达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依恋。
接下来的两句"当日愿为连理木,春风不负合欢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连理木是传统文化中象征夫妻团聚的象征,诗人希望自己和杨妃能够得以团聚,共享幸福。"春风不负合欢心"则表达了诗人对缘分和命运的期待,希望春风能够带来幸福和美好。
下半部分的两句"病维摩减诗情尽,穷孟尝添酒债深"揭示了诗人的病痛和生活的困苦。"病维摩减"指的是疾病逐渐消磨了诗人的诗意,"穷孟尝添酒债深"则描述了贫困生活中的煎熬和债务的累积。
最后两句"醉面欲醒如有旧,沈香亭北记曾吟"展示了诗人沉醉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醉面欲醒如有旧"表达了诗人苏醒时仿佛回到了过去,"沈香亭北记曾吟"则表明诗人曾在沈香亭北留下过诗篇,这种回忆使诗人更加怀念过去的时光。
总的来说,《杨妃牡丹》通过描绘杨妃花前捻妆的情景,以及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深沉的思念之情和对幸福的向往。这首诗透过具象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秋雨移弦望,疲痾倦苦辛。忽对荆山璧,委照越吟人。高高侵地镜,皎皎彻天津。色丽班姬箧,光润洛川神。轮辉池上动,桂影隙中新。怀贤虽不见,忽似暂参辰。
有客相过风雨秋,唾飞珠玉胜珍羞。但知女似谢道蕴,不道吾为马小游。
黠鼠穴居工匿形,宵窃吾余频有声。狸奴已老无足忌,对面侮人渠得志。韩卢行载云来孙,平时御盗严司存。小施逐兔腾山力,不露爪牙潜有获。主人高枕终夜安,论功法吏能扫奸。绳以汉家三尺律,鼠罪贯盈猫不职。
山县逢元夕,东风雨溅灯。渔篝临远浦,鬼火附寒藤。酒市可罗雀,官僚皆曲肱。狂歌吾老矣,犹记旧时能。
东风似客。醉里落花南又北。客似东风。携手斜阳一笑中。佳人怨我。不寄江南春一朵。我怨佳人。憔悴江南不似春。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