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柳花飞骤。
白尽千林万岫。
樵担晚来归,正在栖鸦啼后。
知否。
知否。
语到谢娘诗就。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宴桃源》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风急、柳花飞舞的景象,形容了白天数不尽的林木与山岭。晚上樵夫背着柴担归来,正是乌鸦啼叫的时候。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色和人物生活,表达了对桃源美景的向往,以及对谢娘将要写的诗歌的期待。
中文译文:
风急,柳花飞舞。千林万岫皆变白。樵夫晚归,正是乌鸦啼叫之后。是否知晓?是否知晓?等待谢娘的诗歌啊。
这首诗的诗意在于描绘了一幅动态的自然景象,将读者带入了桃源的美丽世界。诗人通过描绘风势急速、柳花飞舞的场景,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通过描写樵夫归来的场景,展现了朴实的生活景象。整首诗通过这些实景描写,凸显了对桃源美景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人在诗中提到了谢娘将要写的诗歌,表达了对谢娘的期待和对她才华的赞扬。这也可以看作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寄托和宣泄。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自然风景和人物活动,表达了对理想生活和对艺术的追求。诗中蕴含的情感和美景的描绘,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展现了王之道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才华。
羣祥既集。二族交欢。敬兹新姻。六礼不愆。羔鴈总备。玉帛戋戋。君子将事。威仪孔闲。猗兮容兮。穆矣其言。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相思只恨难相见,相见还愁却别君。愿得化为松上鹤,一双飞去入行云。
千里归来人事改,十年犹幸此身存。
灵明观自己,纠错漫殊途。睨柱夸完璧,探怀失系珠。封侯真不愿,作佛尚堪图。解我无还语,根尘法本粗。
危楼年少记登临,老矣重来力不禁。风月欲谈嫌许事,山种不险似人心。淡烟衰草乡关远,细雨黄花节序深。虽有小诗行乐处,世无知己为谁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