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炉鼓浪瞥然间,突出银山照胆寒。
便是马师胡乱后,要须不被舌头瞒。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歷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干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隠,命爲首座。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澂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爲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衆。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爲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爲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贊及他书所录编爲另一卷。
《盐街坊》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崇岳。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红炉鼓浪瞥然间,
突出银山照胆寒。
便是马师胡乱后,
要须不被舌头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盐街坊》的景象。红炉冒着浓烟,敲击着鼓浪般的声音,突出了高耸如山的盐堆,映照出人们内心的恐惧和胆寒。诗人表达了对盐商们不择手段地追求利润的不满,他们不顾道义,只顾自己的利益,这样的行为不能被舌头所掩盖。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盐街坊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对商人道德败坏的不满之情。红炉和鼓浪的描绘,给人一种热闹喧嚣的感觉,但其中却透露出一种不正之气。盐堆高耸如山,寓意着商人们追逐利益的决心和欲望。作者通过这些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商人们不择手段、不顾道义的行为的谴责。他认为商人们应该保持良知,不被舌头所迷惑,注重道德和正义。
这首诗词在表达抨击商人行为的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关注和思考。它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商业活动的繁荣和商人道德沦丧的现象。通过对具体景象的描绘,作者展示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深思熟虑和批评态度。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既具有文学的美感,又具备社会批判的力量,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风花片片减芳春,转首关河气象新。有志谁能口避老,无忧何必去除贫。开楼且喜青山近,钓水多从白鸟亲。闻说长安金紫贵,不奔风雨即红尘。
江堤杨柳碧毵毵,间访名园郡郭南。垅麦生齐知雨足,海棠开遍觉春酣。门前幽径通芳蕙,竹里虚亭对远岚。风物有情应笑我,不携歌酒只清谈,。
帝赐先生一曲湖,画船领客泛菰蒲。覆茅亭子寻犹远,隔柳人家看似无。渴嗜瀑泉频遣汲,醒行钓岸屡嗔扶。假令不立功名死,史笔须编入酒徒。
去冬诗绝稀,作意待好春。春至病始甦,强赋情少真。梅花到海棠,不过数十首。其间岂无兴,有笔慵开口。繁逢风日美,心醉人不知。林间行若狂,藉草或移时。芳花倏扫踪,转作满园叶。油然翠欲流,剪若阴初叠。老夫爱深处,穿树开生路。香不是风香,吹来复吹去。扶筇仰面看,青子
高冈微雨后,木脱草堂新。惟有疏慵者,来看淡薄人。竹牙生碍路,松子落敲巾。粗得玄中趣,当期宿话频。
九鼎神州竟陆沉,偷生江海复山林。频繁谁在隆中顾,憔悴惟余泽畔吟。啮雪心危天日远,看云泪尽岁时深。百年家国无穷事,可得忘机老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