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後霜威不见饶,吟边月色苦相撩。
重帘垂地寒犹入,画烛无风影自摇。
谁遣尘埃空老去,何曾鸥鹭不吾招。
坐来已是愁无柰,草露虫声政寂寥。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迓使客夜归四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后夜晚归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苦闷和孤寂之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病后霜威不见饶,
吟边月色苦相撩。
重帘垂地寒犹入,
画烛无风影自摇。
谁遣尘埃空老去,
何曾鸥鹭不吾招。
坐来已是愁无柰,
草露虫声政寂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病后夜晚归家为背景,通过描绘冷寂的环境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苦闷和无奈之情。
首先,诗人描述了夜晚的寒冷景象,用“病后霜威不见饶”来形容寒冷的严厉,暗示了诗人身体的虚弱和病痛的折磨。接着,诗人吟咏着边地的月色,但却感到苦闷和困扰,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法释怀的情感。
诗中的“重帘垂地寒犹入,画烛无风影自摇”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环境,重重的帘幕无法阻挡寒冷的侵入,画烛在无风的情况下自己摇曳,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孤寂。
接下来,诗人反思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用“谁遣尘埃空老去,何曾鸥鹭不吾招”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感到的无奈和悲凉。
最后两句“坐来已是愁无柰,草露虫声政寂寥”则表达了诗人坐下来后的愁苦和寂寥。草地上的露水和虫鸣声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冷寂的环境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苦闷和孤寂之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这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感慨和情感。
咄嗟世与我相疏,岁月推排负壮图。狂客大难兼外监,方回小得胜常奴。胸中累块亦何有,鬲上督邮非所须。径买一舟归自好,五云溪接当家湖。
占断烟霞老一丘,玉岩阅历几春秋。削成四壁开三面,比似他山出一头。几欲登临寻胜概,偶然休沐得佳游。醉磨浓墨书岩石,恨不携琴更少留。
叹人身,如草露。却被晨晖,?转还归土。百载光阴难得住。只恋尘寰,甘受辛中苦。告诸公听我语。跳出凡笼,好觅长生路。早早回头仍返顾。七宝山头,作个云霞侣。
御路丹花映绿槐,瞳瞳日照五门开。五皇欲与民同乐,不惜千金筑露台。
使轺迢递到天涯,候馆迁延感岁华。白发却攀临砌树,青条犹放过墙花。悲来唯见金城柳,醉后曾乘海客槎。欲问昔游无处所,晚烟生水日沈沙。
怀抱琼瑶一段奇,通身富贵少人知。四藤击碎还收拾,摊向后都卖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