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训子》

投老寻三窟,传家只一经。
呼儿亲料理,开卷熟叮咛。
我已头居白,谁堪芥拾青。
颇怀兰与玉,长忆谢家庭。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训子》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教导和期望,表达了对家庭传统和价值观的珍视。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投老寻三窟,
传家只一经。
呼儿亲料理,
开卷熟叮咛。

我已头居白,
谁堪芥拾青。
颇怀兰与玉,
长忆谢家庭。

这首诗词通过几个意象和隐喻来传达深厚的家庭情感。首先,"投老寻三窟"指的是父亲不辞辛劳,为了儿子的前程而四处奔波。"传家只一经"表达了父亲希望将家族的传统和智慧传承给下一代的愿望。

接着,"呼儿亲料理,开卷熟叮咛"描述了父亲亲自教导儿子的场景,他要求儿子熟读经典著作,并不断叮咛教导。这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教育的重视和期望。

诗中的"我已头居白,谁堪芥拾青"表达了父亲已经年事已高,希望儿子能够继承他的志向和责任。"芥拾青"意味着父亲期待儿子能够继续追求卓越,不负家族的期望。

最后两句"颇怀兰与玉,长忆谢家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家族辉煌时刻的思念和回忆。"兰与玉"象征了高尚的品质和美德,诗人怀念先祖的家庭教育和家风。

整首诗以家庭教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传达出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和对传统家族价值的珍视。这首诗词富有情感和思考,表达了家庭的温暖和传统的重要性,同时也呼唤着后代对家庭价值的继承和传承。

  •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 《自叹》

    愁与发相形,一愁白数茎。有发能几多,禁愁日日生。古若不置兵,天下无战争。古若不置名,道路无欹倾。太行耸巍峨,是天产不平。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四蹄日日多,双轮日日成。二物不在天,安能免营营。

  • 《清平乐》

    当初相见。君恨相逢晚。一曲秦筝弹未遍。无奈昭阳人怨。便教恩浅情疏。隔花空望金舆。春晚不拈红粉,碧窗自录仙书。

  • 《拟古》

    宁忍千日饥,野葛不可烹;宁枉百里途,捷径不可行。自古风俗坏,善土亦沦胥。橘柚禹包贡,後世称木奴。

  • 《雪晴再用韵》

    龙烛飞空雪渐无,光摇穷巷丽金铺。妓楼遽喜春生座,席户浑惊粟在肤。剡水不须乘兴去,饭山犹是作诗臞。自怜白发疎慵客,拥被高舂梦未苏。

  • 《蒋宣卿书简帖赞》

    庐山之下仙佛之庐,多公题扁,予熟其体矣。而今见其帖,大抵小则遒而大则婉。岂所施有异,而笔法亦随以变。遒而不流于介,婉而不失其健,予犹愧乎知书之浅。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