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雪》

老面临高不畏风,尘寰一变蕊珠宫。
骤难金碧茅茨别,预喜蝗螟瘴疠空。
至洁独凝群物表,太和元在极寒中。
绝怜诗骨能禁许,惟有梅梢肖此翁。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雪》
老面临高不畏风,
尘寰一变蕊珠宫。
骤难金碧茅茨别,
预喜蝗螟瘴疠空。
至洁独凝群物表,
太和元在极寒中。
绝怜诗骨能禁许,
惟有梅梢肖此翁。

诗词的中文译文:

面对高山,老人不畏风,
世间一片变化如蕊珠宫。
突然难得金碧茅茨离别,
预示着蝗虫、螟虫和瘴疠空虚。
至洁的雪独自凝结在一切事物上,
太和元气存在于极寒之中。
非常钦佩这位诗人的才情,
只有梅花枝上能与他相媲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雪》是宋代诗人方回所作,通过描绘雪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和对自然界的触动。整首诗以雪为中心,通过对雪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感受。

首先,诗中的老人面对高山,不畏风雪,表现出老人的坚韧和勇敢。随着雪的降临,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变化,一切都变得美丽如同蕊珠宫。这里通过雪的比喻,描绘了冬天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其次,诗中出现了金碧茅茨的离别,预示着灾害的到来。蝗虫、螟虫和瘴疠的出现,使得原本空旷的天地充满了危险和病疫,给人一种空虚和不安的感觉。这部分描写展示了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无奈。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雪的纯洁和美丽。雪凝结在一切事物上,使得世界变得洁净无瑕。太和元气在极寒中存在,展示了雪的伟大和永恒。作者对雪的至洁之美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对纯洁和美好的追求。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诗人才情的钦佩和敬重。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只有梅花枝上的雪能与诗人的才情相媲美。这里通过梅花枝上的雪与诗人的比喻,表达了对诗人才华的赞赏和认可。

整首诗以雪为主题,通过对雪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触动和对纯洁美好的追求。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对自然灾害和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手法,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自然景象之中,展示了他独特的诗意和艺术表达能力。

  • 《新漕道中》

    夜雨响屋瓦,曙烟遮树林。田行疑倍滑,水度觉知深。顾望劳双目,颠跻怖此心。垂堂不知戒,家故乏千金。

  • 《又次看字韵二首》

    明年屈指春来早,定是元宵不苦寒。十里珠帘火城夜,客来应许醉中看。

  • 《雪行寄褒子》

    淅沥覆寒骑,飘飖暗川容。行子郡城晓,披云看杉松。

  • 《缺题》

    绿惨双蛾不自持,晓庭和露折残枝。长疑好事皆虚事,莫遣佳期竟后期。旧曲听来犹有恨,柔肠结尽转相思。遥知更有难忘处,射雉春风得意时。

  • 《春首》

    雪花联玉树,冰彩散瑶池。翔禽遥出没,积翠远参差。

  • 《次韵王亚之沿湖冒雨归》

    禽鸣滑滑溅泥涂,赖有云巢眼不孤。天外黑风迷鹫岭,槛前流水忆鹅湖。跻攀危磴九折坂,捧玩新诗百斛珠。收拾残红付春去,四时光景任三无。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