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薛舍人母方氏太恭人挽章二首》

熊胆平生苦,鱼轩脕岁荣。
芝兰今柱史,苗裔古玄英。
寒食花争泣,元宵烛半明。
从今好时节,萱砌罢君口。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薛舍人母方氏太恭人挽章二首》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熊胆平生苦,鱼轩脕岁荣。
芝兰今柱史,苗裔古玄英。
寒食花争泣,元宵烛半明。
从今好时节,萱砌罢君口。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杨万里写给薛舍人母方氏太恭人的挽章,表达了对逝去的母亲的思念和哀悼之情。诗中通过描绘不同的场景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

赏析:
首先,诗中提到的"熊胆平生苦,鱼轩脕岁荣",表达了作者对母亲一生辛勤劳作和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熊胆和鱼轩分别象征着珍贵和荣耀,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和赞美。

其次,诗中提到的"芝兰今柱史,苗裔古玄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高尚品德和家族的自豪之情。芝兰和苗裔分别象征着高贵和古老,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母亲家族的尊敬和敬仰。

接着,诗中提到的"寒食花争泣,元宵烛半明",描绘了寒食节和元宵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花和烛光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逝去,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

最后,诗中提到的"从今好时节,萱砌罢君口",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告别和对未来的祝福之情。这句话意味着从此以后,作者将不再享受美好的时光,而是告别母亲,继续自己的生活。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表达了对母亲的离别和对未来的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不同的意象和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母亲的敬爱、赞美和对未来的祝福,展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和对生命的思考。

  • 《乐静草堂为卫叔静赋》

    屋芙蓉九叠屏,日长客去掩闲庭。岩花暖傍疏帘落,阶草晴分汗简青。温火试香删旧谱,汲泉煮茗续遗经。江南定有征贤诏,太史方占处士星。

  • 《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

    老更惊年改,闲先觉日长。晴熏榆荚黑,春染柳梢黄。云破山呈色,冰融水放光。低平稳船舫,轻暖好衣裳。白角三升榼,红茵六尺床。偶游难得伴,独醉不成狂。我有中心乐,君无外事忙。经过莫慵懒,相去两三坊。

  • 《涉园偶成》

    颓龄正是投闲好,胆薄谁知与拙兼。棋信天机那论失,酒随客量不教添。静冲小雨看花蕾,时拨苍苔候笋尖。幽鸟叶间如有语,比翁难作逸群髯。

  • 《葛岭》

    白云几叠翠岚重,往往疏钟出梵宫。石骨谁人镌佛像,岭头何处觅仙翁。楼台水月丹青地,帘幕莺花锦绣丛。游子莫支苍竹去,风雷容易起虚空。

  • 《春夜听雨》

    小楼炙烛新未眠,好雨知时听不厌。风急斜敲窗上纸,檐高微洒楯边帘。花应憔悴啼丹脸,麦定惺惚磔翠髯。添得明朝诗兴好,池塘草长水渐渐。

  • 《再逢成上人》

    上都初见赤髭年,并在西州绛帐前。每与文殊同问疾,不知灵运遽生天。淮山永忆吟无社,梁苑重来供有缘。休问外堂诸弟子,饿思周粟赋归田。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