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窦常留雪,山雪不有心。
禅衣百衲重,香刹四明深。
驯鹿来衔果,栽松去作林。
自缘冠绂累,未解远公寻。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雪窦达观禅师见寄依韵答》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岩窦常留雪,
山雪不有心。
禅衣百衲重,
香刹四明深。
驯鹿来衔果,
栽松去作林。
自缘冠绂累,
未解远公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禅师的境界和修行心态。诗中提到了岩窦常年积雪,但雪并没有心思,它只是自然的存在。禅师身穿重重禅衣,住在四明深山的香刹,这里是禅修的地方。禅师驯服了一只鹿,它来送果实,禅师则去种植松树,创造了一片林地。诗人自称因为身上的冠绂(指官职)的累赘,无法像远公(指高僧)一样自由自在地寻找禅修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禅师的生活和修行状态,表达了禅宗的境界和追求。岩窦常留雪,象征着禅修者内心的宁静和纯净。山雪无心,强调了自然的无欲无求,与禅修者追求无我境界的心态相呼应。禅衣百衲重,表明禅修者对物质的追求和执着的放下,追求内心的清净。香刹四明深,指的是禅修的地方,暗示禅修者在深山中追求心灵的升华。驯鹿来衔果,象征着禅修者的善行和慈悲心,而栽松去作林则是禅修者的造福他人的行为。最后,诗人自称因为身上的冠绂累赘,无法像远公一样自由自在地寻找禅修的境地,表达了对禅修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禅修者的生活和心境,表达了禅宗追求内心宁静、超越物质欲望的精神境界,以及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七十九年间,大地遭欺诳。且喜葛藤根,今朝曝地断。后代儿孙,三马九乱。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云连万木夕沈沈,草色泉声古院深。闻说羊车趋盛府,何言琼树在东林。松筠自古多年契,风月怀贤此夜心。惆怅送君身未达,不堪摇落听秋砧。
恰则春来春又去。凭谁说与春教住。与问坐中人。几回迎送春。明年春更好。只怕人先老。春去有来时。愿春长见伊。
一掬天和金粉腻。莲子心中,自有深深意。意密莲深秋正媚。将花寄恨无人会。桥上少年桥下水。小棹归时,不语牵红袂。浪浅荷心圆又碎。无端欲伴相思泪。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