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宣徽南院使太子太保赠司空冯公挽辞三首》

皇佑登瀛日,同升愧妄庸。
我年先一饭,君学富三冬。
久要平生好,分携晚岁逢。
无因素车去,执绋望丘封。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宣徽南院使太子太保赠司空冯公挽辞三首》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送别冯公为主题,表达了对冯公的敬重和离别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皇佑登瀛日,同升愧妄庸。
我年先一饭,君学富三冬。
久要平生好,分携晚岁逢。
无因素车去,执绋望丘封。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诗的开头,苏颂用"皇佑登瀛日"来形容冯公的卓越才华和品德,将其与皇室的恩泽相提并论。接着,他表达了自己的愧疚之情,认为自己的成就与冯公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体现了对冯公的敬重和自谦之心。

接下来的两句"我年先一饭,君学富三冬",表达了苏颂对冯公学识渊博的赞美。苏颂自谦自己只在冯公之前吃了一顿饭,而冯公则在学问上已经积累了三个冬天的成就,突显了冯公的学术造诣和年长者的地位。

然后,苏颂表达了长久以来对冯公的敬慕之情,表示多年来一直向往着与冯公相见,并在晚年终于有幸与冯公相逢。这种分别的离情,透露出苏颂对冯公的深厚感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最后两句"无因素车去,执绋望丘封",表达了苏颂无法随冯公一同离去的遗憾之情。这里的"因素车"是指没有理由和机会一同离开,"执绋"则是指苏颂目送冯公远去。"丘封"则象征着冯公的高官厚禄,也暗示了冯公将会有更高的职位和地位。

整首诗词以送别冯公为主题,表达出苏颂对冯公的崇敬和敬意,同时展示了作者自谦和感慨离别的情感。通过对冯公才学和年长地位的赞美,苏颂在离别中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冯公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传达出作者与冯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离别的惋惜之情,展现出了苏颂细腻而深情的文学才华。

  • 《池上竹》

    此君临此池,枝低水相近。碧色绿波中,日日流不尽。

  • 《踏莎行》

    雁字成行,角声悲送。无端又作长安梦。青衫小帽这回来,安仁两鬓秋霜重。孤馆灯残,小楼钟动。马蹄踏破前村冻。平生牵系为浮名,名垂万古知何用。

  • 《任至道招饮香海棠下》

    眼见名花病已轻,手攀芳树思如酲。飘零万片都无恨,点缀残枝更有情。日暮莫辞银烛照,夜寒谁为宝瓶生。饮阑可怕留连久,满地香红忍得行。

  • 《李中令挽词二首》

    家赐齐侯履,人推卻縠文。结婚荣外馆,谋帅得中军。盛集追园盖,遒章托陇云。不图新渚畔,更作死生分。

  • 《熙宁蜡祭十三首》

    天锡康年,四方顺成。乃通蜡祭,索享于明。金石四作,羽施翠旌。神来宴娭,泽被群生。

  • 《夜至瓜洲》

    瓜洲人家灯火微,瓜洲波上行人希敲门买得双清酒,船在西陵逆浪归。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