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许州留别顿主簿》

洛寺相従不出门,绕城空复记名园。
程文堆案晨兴早,竹箪连床夜雨喧。
归路逢僧暂容与,登山无力强扳援。
遥知别后都如梦,赖有君诗一一存。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许州留别顿主簿》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洛寺相従不出门,
绕城空复记名园。
程文堆案晨兴早,
竹箪连床夜雨喧。
归路逢僧暂容与,
登山无力强扳援。
遥知别后都如梦,
赖有君诗一一存。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辙与顿主簿在许州分别的场景和情感。诗人在洛寺与顿主簿相伴度日,却很少出门,而周围的景物和园林却深深地印在了诗人的记忆中。清晨,诗人早早起床,堆满文书的案桌上闪现着程文的光芒。夜晚,雨声喧嚣,诗人只能拿着竹箪躺在床上,思绪万千。归途中,诗人偶遇一位僧人,暂时寄托了一份心灵的安宁,但登山的艰难使诗人无力前行,只能勉力攀扶。远离后,诗人意识到这段别离似乎只是一场梦境,幸好有朋友的诗作,一一保存,让诗人感到安慰。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苏辙对别离的感受和对友情的思念。诗中的景物描写简练而生动,通过对洛寺、城市和园林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感悟。在别离的场景中,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的描写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诗中的僧人形象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他给诗人带来了一丝慰藉和安宁。这暗示着诗人在离别的苦痛中寻求心灵的抚慰和依靠。最后,诗人意识到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他把友情和诗作联系在一起,表达出对友谊长久持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苏辙细腻而深沉的诗人情怀。这首诗词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感悟和抒发。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情的表达,使读者能够共鸣并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