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补疏篱短短遮,郊居初似厌纷华。
邻灯林腹几萤小,市路山腰一线斜。
衰草缀珠看晓露,暮天飞墨数归鸦。
怜君近嵊头浑白,两泪临风数祭拿。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徐安叟郊居》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旋补疏篱短短遮,
郊居初似厌纷华。
邻灯林腹几萤小,
市路山腰一线斜。
衰草缀珠看晓露,
暮天飞墨数归鸦。
怜君近嵊头浑白,
两泪临风数祭拿。
诗意:
《徐安叟郊居》描绘了一个居住在郊外安静的老人的景象。他修补着短短的篱笆,仿佛对繁华世俗感到厌倦。邻居家的灯笼中只有几只萤火虫,市路上的山脊线斜斜地延伸。凋零的草叶上挂着露珠,在黄昏的天空中飞舞的乌鸦点缀着暗淡的色彩。诗人怜悯这位近嵊头的老人,他的头发已经斑白,几次泪水随风而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徐安叟郊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繁华世俗的厌倦和对清净宁静的向往之情。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写了衰草、萤火虫、乌鸦等寂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泊清静的意境。诗中的徐安叟是一个形象的化身,他的居住环境和内心的寂寥折射了诗人对于现实纷扰的反思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最后两句"怜君近嵊头浑白,两泪临风数祭拿"流露出诗人对徐安叟的同情和对他人生遭遇的思考,也传递了对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生沧桑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它以朴素、真挚的情感触动人心,使人在喧嚣的尘世中感受到静谧与平和的力量。
清友。群芳右。万缟纷披兹独秀。天寒月薄黄昏後。缟袂亭亭招手。故山千树连云岫。借问如今安否。
窠居过后更何人,传得如来法印真。昨日祝融峰下见,草衣便是雪山□。
广陵随家天子都,背负巨海襟江湖。江分青山湖献白,梁宋千里传膏腴。朱坊琼园玩月夜,谷林九曲秋阳徂。奇辞巧语不可极,盛事往往开天衢。我家太传官三载,文物方值开元初。四并堂前木芍药,小金山下纹车璖。沸天哀笳律新婉,照水粉面衣袒裕。少年意盛不自屈,直欲赤手擒於菟。
处和无近累。天然有胜质。萧瑟负高情。耿介怀秋实。义贵良为重。兰摧非所恤。一罢平生言。宁知携手日。
眼中叠叠烟中树。晚云点点翻荷雨。鸥泛渚边烟。绿蒲秋满川。未成江海去。聊作林塘主。客恨阔无津。风斜白氎巾。
一门萃忠孝,竹帛写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