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截无根树子铺,超凡越圣大心粗。
忘躯为法方如此,担板真如大丈夫。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是宋代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无论行走,静坐,或是卧眠,
每一种状态都颂赞不已。
直截无根树子铺,
直截了当,没有根基的树木,却能长满枝叶,
象征着修行者能在世间显现无上法身。
超凡越圣大心粗,
超越凡尘,超越圣贤,心胸广阔,
修行者超越了尘世的束缚,具备了崇高的境界。
忘躯为法方如此,
忘记自我,将身躯贡献给佛法,
修行者舍弃了个人私欲,将自己融入到佛法之中,
以身体力行地追求智慧和解脱。
担板真如大丈夫。
像真实的人一样,具备大丈夫的品质。
这里的大丈夫并非指男性,而是指在修行中具备坚定决心、勇气和责任感的人。
这首诗词通过直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在佛法道路上应具备的精神境界和行为准则。诗人以简洁的文字,深入浅出地描绘了修行者应当具备的品质和态度,如直截无根树子铺的形象,象征着修行者超越了世俗的束缚,拥有无上的智慧;忘躯为法方如此的表述,则强调了修行者舍己为法、忘我奉献的精神;而担板真如大丈夫则体现了修行者应当具备的坚韧和勇敢。
这首诗词饱含佛教的智慧和修行理念,通过简练而深刻的文字,启迪人们关于修行道路上的思考与感悟。它向读者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信息,鼓励人们在生活中追求智慧、超越自我,以及对他人和世界怀有宽广的胸怀和慈悲之心。
七盘一何高,苍翠净寥廊。夜雨濯杉桧,春风散芝药。细云散岩色,细迳度危筰。邑改井已泥,空余汉城郭。土瘠漫生茶,人稀时走玃。苔藓囹圄空。尘埃簿书合。县圃何萧条,半樱半零落。偃蹇大夫松,委蛇君子鹤。试登三友堂,借问何人作。皆云杨先生,好诗心淡泊。乘兴山水间,此君
瓦瓶侧畔设蒲龛,纵有推敲紧闭庵。何庾诸人俱谢去,只饶和靖作同参。
十载长安五往来,立谈无语口慵开。懒看龌龊随时士,谁是艰难济世才。韦布岂无堪将相,庙堂未易贱蒿莱。上书欲谒平间去,光范门前肯自媒。
故山霜落久,才子忆荆扉。旅舍寻人别,秋风逐雁归。梦愁枫叶尽,醉惜菊花稀。肯学求名者,经年未拂衣。
杜门终岁少过从,一室萧然百念空。纸上陈言皆妙用,胸中馀味有新功。搘筇饱看千山月,欹枕间听万竅风。粗饭浊醪能送日,苍颜白发任成翁。
向起风沙地,暂假乌榜还。浩然起远思,欲与鱼鸟闲。景目洗已清,咏句称且悭。时自秋空云,雨意浓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