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祕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衆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復用为祕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为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行舟
柳花飞入正行舟,
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
天晴共上望乡楼。
中文译文:
行舟
柳花飞入了正在行驶的船上,
我躺着引着菱花漂在碧绿的水流中。
听说风光满溢着扬子江,
天晴的时候一起登上望乡的楼阁。
诗意:
这首诗以描写游船行驶在扬子江上的情景为主线,通过船上的人观赏柳花和菱花,以及远处的风光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思念故乡的情感。诗中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激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1. 诗人以描写船上的人们观赏柳花和菱花来开篇,柳花和菱花象征着春天和水乡之美,突出了诗中的田园风光。
2. 诗人用“柳花飞入正行舟”和“卧引菱花信碧流”的描写方式,生动地表达了柳花和菱花在江面上飘荡的景象,给人以清新和美好的感觉。
3. 第三句“闻道风光满扬子”,通过听说的方式,传递了扬子江风光的美丽和令人向往的情感。
4. 最后一句“天晴共上望乡楼”,表达了作者和同伴们一起在天晴的时候登上望乡的楼阁,展望故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船上人们观赏柳花和菱花、传闻扬子江风光、登上望乡楼的描写,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给读者带来了一种亲近自然,怀念故乡的情感体验。
月华临霁雪,皓彩射貂裘。桂酒寒无醉,银笙冻不流。怀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竟夕吟琼树,川途恨阻修。
吾亦爱吾贫,樵山采堕薪。百年双短鬓,九职一閒民。秋蔓花僧老,春泓酒毋淳。两生谁可致,此外不关身。
江湖心计不浅,翰墨风流有余。相期乃千载事,要须读五车书。
宝琢珊瑚山样瘦。缓髻轻拢,一朵云生袖。昨夜佳人初命偶。论情旋旋移相就。几叠鸳衾红浪皱。暗觉金钗,磔磔声相扣。一自楚台人梦后。凄凉暮雨沾裀绣。
异乡初见子文章,短至仍逢日吉良。下马入门知意重,芳华赠我愧情长。笔端风味谁能及,江上形容莫自伤。一线阳光真白壁,九衢春梦付黄粱。
夜半微雨湿,凌晨春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