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刺船上寒水,却忆避地微江时。
惊涛澎湃慈亲惧,鼓棹纷纭稚子嬉。
漫漫平沙烟上早,溟溟簧竹月生迟。
感旧将为仰天哭,恐惊行路只成诗。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行建溪上见拏舟上水者怆然伤怀
何人刺船上寒水,
却忆避地微江时。
惊涛澎湃慈亲惧,
鼓棹纷纭稚子嬉。
漫漫平沙烟上早,
溟溟簧竹月生迟。
感旧将为仰天哭,
恐惊行路只成诗。
【中文译文】
谁人刺船上寒水,
却忆躲避时微弱的江流。
惊涛汹涌,慈亲担忧,
击鼓划舟的孩童嬉戏纷纭。
无边无际的平沙,烟雾在天边初生,
茫茫浩渺的月亮,慢慢升起。
感慨往昔,欲仰天痛哭,
担忧惊扰行路,只得成为诗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张嵲所作,表达了诗人在行舟过建溪时的感受和思绪。诗人首先描述了船上的一位人物在寒冷的水面上行船,引发了他对过去逃避战乱时的回忆。他回忆起过去微弱的江流,与现在汹涌的浪潮形成鲜明对比,也勾起了他对亲人的担忧。在这个动荡的时期,船上的孩童们却仍然能够无忧无虑地玩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副美景:无边无际的平沙上,烟雾在天边初生,而远处的月亮却慢慢升起。这幅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宏伟和变幻,与诗人内心的感慨形成了对比。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忧虑。他感叹过去的往事,希望能仰天痛哭以宣泄内心的情感。然而,他担心自己的行为会惊扰到行路的人,所以只能将这些感慨化为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行舟途中的感受和思考,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绘,传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作为一个文人的身份,他将内心的情感转化为诗歌,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呵叱星辰赋远游,更提水镜著中流。读书有眼月千里,爱士无方春九州。论及养生浑是道,时因主试却关愁。武夷不作逢溪老,亦欲临风助击鸥。
苏杭自昔称名郡,牧守当今当好官。两地江山蹋得遍,五年风月咏将残。几时酒醆曾抛却,何处花枝不把看。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
没譊讹处最譊讹,美玉无瑕贵切磋。几度浑崙提不起,鼠肝虫臂总由他。
人在犂锄烟水乡,结茅高卧小松岗。敕封真静先生号,一卷仙经一炷香。
潇洒碧玉枝,清风追晋贤。数点渭川雨,一缕湘江烟。不见凤凰尾,谁识珊瑚鞭。柯亭丁相遇,惊听奏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