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新凉理故书有感二首》

空花瞥过似浮荣,海水难湔是恶名。
功比禹轲真学者,罪浮桀纣亦书生。
国师族覆惭家训,太尉朝危悔宦情。
束起陈编呼伯雅,胸中磊磈暂浇平。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新凉理故书有感二首》是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新凉理故书有感二首

空花瞥过似浮荣,
海水难湔是恶名。
功比禹轲真学者,
罪浮桀纣亦书生。
国师族覆惭家训,
太尉朝危悔宦情。
束起陈编呼伯雅,
胸中磊磈暂浇平。

译文:
看到虚假的花朵一闪而过,仿佛浮华的名声;
海水难以洗净那些恶名。
真正的学者应当以功业来比拟禹、轲,
邪恶的人即使有桀、纣的名声,也只是一介书生。
国师一族的覆灭使家族感到羞愧,
太尉面临朝堂危险时,悔恨自己的官场情感。
整理起陈编的古书,呼唤伯夷、叔齐的雅正风范,
内心的坚毅暂时平复了。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传达了作者对虚假和浮华的批评,以及对真正学者和高尚人格的赞美。作者认为,虚假的花朵和恶名难以被洗净,真正的学者应该以实际的功绩来衡量,而邪恶的人即使有表面的名声,也只是肤浅的书生。国师一族的失败使得家族感到耻辱,太尉面临危险时悔恨自己的官场情感。然而,作者通过整理古书和呼唤古代贤人的雅正风范,表达了一种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并在内心中获得了短暂的宁静和平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和对历史的借鉴,表达了对社会浮华和虚假的批判。作者通过对花朵和海水的隐喻,揭示了虚假和恶名难以被消除的真相。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真正的学者应当以实际的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只追求表面的名声。同时,作者也提到了国师一族的覆灭和太尉面临危险时的悔恨,暗示了权力和名利对人性的腐蚀。

然而,诗的结尾给人以希望和宁静的感觉。通过整理古书和呼唤伯夷、叔齐的雅正风范,作者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并在内心中获得了短暂的平静。这种对理想和真实的追求,展示了作者的坚毅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历史的借鉴,传达了对虚假和浮华的批判,以及对真正学者和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通过对古书和古代贤人的呼唤,表达了对传统价值观和高尚道德的追求。这首诗词既有批判社会现实的力量,又展现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 《病思》

    窗扉寂寂秋将晚,灯火昏昏夜向阑。不是暮年能耐病,道人心地本来宽。

  • 《放龟》

    城中有四灵,麟凤神龙龟。凤翔兮千仞,麟兮不可羁。天用莫如龙,在在风云随。拙哉老督邮,何时列於斯。浪言莲上巢,甘作床下支。床支木为辱,刳剔良可悲。陂塘溢春水,爬沙闯晴羲。渔师舍网罟,掇取如拾遗。解甲伏碪砆,哀鸣极鸣咿。卜师更安忍,鑽灼无完肌。有身不自灵,昔闻

  • 《文殊赞》

    狮子吼,无畏说。空处挨,紧处捻。彼上人,缩却舌。不二门,都败阙。五髻童真七佛师,却证乌龟成白鳖。

  •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

    曾闻宋玉宅,每欲到荆州。此地生涯晚,遥悲水国秋。孤城一柱观,落日九江流。使者虽光彩,青枫远自愁。

  • 《次韵邵公济寻梅三首》

    素艳遥怜月色同,暗香披拂有无中。一枝已觉春光破,不恨南邻笛里风。

  • 《少年游》

    为诗敏捷,立成。余往观之。神请余作少年游,乃以此戏之玉肌铅粉傲秋霜。准拟凤呼凰。伶伦不见,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扬。到处成双君独只,空无数、烂文章。一点香檀,谁能借箸,无复似张良。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