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辛丑仲春同黄制属自延寿雨过禅寂》

箯舆掠雨到僧门,带得清闲一二分。
素喜堂中无偃月,朅来寺裹作穿云。
赤心莫逆唯松友,青眼相看有竹君。
烧叶更联东野句,纸窗鑽隙候晴曛。

作者介绍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爲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復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謚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爲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九卷。

作品评述

《辛丑仲春同黄制属自延寿雨过禅寂》是宋代郑清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箯舆掠雨到僧门,
带得清闲一二分。
素喜堂中无偃月,
朅来寺裹作穿云。
赤心莫逆唯松友,
青眼相看有竹君。
烧叶更联东野句,
纸窗鑽隙候晴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雨后僧寺中静谧自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赞美之情。

首先,诗人箯舆(轻便的车辆)趁着雨势来到僧寺,这样的环境使他感到清闲自在。雨水的洗涤带来了宁静的氛围,给他带来了一丝清凉。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僧寺内的景色。他提到堂中没有挂起明亮的月亮,这种素朴的环境更增添了宁静的感觉。他又提到自己来到这座寺庙,仿佛被裹在穿云的衣袍中,表达了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然后,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他说纯真的心灵不要背离,只与松树为友,这是他对友谊的真挚承诺。他说自己与友人相互注视时像竹子一样清澈透明,这种对友情的欣赏和理解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坚固。

最后,诗人提到了焚烧落叶的情景以及在纸窗上等待晴天的时光。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落叶燃烧的声音和透过窗隙透出的微光,等待着日落时的晴朗天气。

整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和友谊的热爱。通过描绘雨后僧寺的景象,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清凉的感觉,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同时,他对友谊的珍视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纯真、坚实的情感纽带。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宋代诗人郑清之的才华和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 《赠殷亮》

    日日河边见水流,伤春未已复悲秋。山中旧宅无人住,来往风尘共白头。

  • 《和余汝霖雪七绝》

    周宣辟国号中宗,六月兴师洒汗同。莫为苦寒辞出塞,采薇归戍亦论功。

  • 《笔占示要君奇》

    许负往昔矣,天纲今何之。谁知千载后,复遇林君奇。

  • 《致仕後即事》

    山村处处晴收麦,邻曲家家什晒丝。正用此时身得谢,十分寿酒不须辞。

  • 《再游头陀寺》

    无因暂泊鲁阳戈,白发兼愁日日多。只恐雪晴花便尽,数来山寺亦无他。

  • 《题东山玩月图》

    斜阳红尽暮云碧,一片天光涵水色。海涛拥出烂银盘,千里婵娟共今夕。主人邻客登东山,踏碎寒光看秋液。星河倒景浸空明,露华溥玉夜气清。冯夷激水水欲立,海若辟易天吴惊。孤舟卷帆泊烟屿,古木撼壑生秋声。恁高人在金鳌背,间看潮生烟渚外。老龙翻海云气寒,长鲸卷雪浪花碎,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