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频开赤印灰,一尊忘我更忘骸。
青山只隔二三里,恰似高人呼不来。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信笔再和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春酒频开赤印灰,
一尊忘我更忘骸。
青山只隔二三里,
恰似高人呼不来。
中文译文:
春天里,酒杯频繁地斟满了酒,红色的印记留在灰尘上,
我一杯接一杯地喝,忘却了自己,也忘记了身体。
青山只隔着两三里的距离,
就像是那些高人,无法呼唤到我这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辛弃疾在春天饮酒的情景。他频繁地举杯,酒杯的红色印记留在灰尘上,显示了他狂饮的场景。在醉酒的状态下,他逐渐忘却了自己和身体,进入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诗中的青山象征着高人的境界,但它们只隔着短短的两三里距离,却仿佛无法与作者相通。这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感和对高人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尘世中的无奈和矛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饮酒时的心境和内心的矛盾。通过酒的象征,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忘记尘世的渴望,但同时也暗示了醉酒后的孤独和无法与高人相通的无奈。诗中的意象简练生动,通过对酒、印记和青山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内心的纷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独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辛弃疾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了他在动荡的时代中的思考和矛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村南村北鹁鸪鸣,小雨霏霏又作晴。拂枕欹眠不成梦,却拖藤杖出门行。
横吹长歌千万骑,将军塞北立功回。边人争出孤城望,渐见族旗天外来。
密叶阴阴翠幄深。梅黄弄雨正频频。榴花照眼一枝新。缑岭有人今毓粹,飞凫不日_严宸。一樽敬寿太夫人。
空山明月静,宿鸟夜惊呼。叶地履声乱,霜林烛影孤。丛岩悬坠石,野水漫平芜。梅信今年早,凭君借一区。
子云壮岁雕虫感,掷向洪流付太虚。从此不挥闲翰墨,男儿当注壁中书。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俎定常开。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