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箸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李阳冰。
正悲千载无来者,果见僧中有个僧。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谢西川昙域大师玉箸篆书》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作品。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传世文物的评价和对传承的思考。
译文:
玉箸真文久不兴,
李斯传到李阳冰。
正悲千载无来者,
果见僧中有个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玉箸上篆字的壮丽和深邃,表达了诗人对传世文物的珍惜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首联讲述了玉箸上的篆字很久以来已经不再流行,可以看出篆书的衰落。李斯将篆书传给了李阳冰,这说明篆书的传承并没有中断,但是这种传承和流传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收到重视,导致篆书在社会上不再普及。
接下来的两句讲述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悲伤,表示千百年来没有出现真正继承篆书的人才,这种情况令人遗憾。然而,接下来的一句转折表达了诗人的发现,僧人中出现了一个真正继承篆书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玉箸篆书的描述,揭示了对传世文物和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暗示了传承的希望和可能性。诗人通过赞美那个继承者,表达了对文化传承者的赞赏和鼓励。
此诗以描绘玉箸篆书的衰落与传承为主题,既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又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期望,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秋千散后朦胧月,满院人闲。几处雕阑。一夜风吹杏粉残。昭阳殿里春衣就,金缕初干。莫信朝寒。明日花前试舞看。
驿卒征夫旦复休,鸾舆未必竟南游。见说江淮民力困,行宫风雨使人愁。
其间绝品非不佳,张禹纵贤非鱼鲠。
旧说西湖比西子,君言西湖似贤士。于嗟契阔十五年,一日相逢只如此。南山北山两高峰,春波滟滟摩青铜。未能荡桨穷胜处,倚栏一望开心胸。老我挂冠隐田里,岂知再见烟连水。小须夏日醉满荷,脱屣东归甘已矣。
日午空斋带睡痕,水蔬山药荐盘飧。林乌信我无机事,长到而今下石盆。
日高裹饭看何山,山缺东南水绕关。松桧不摇风自度,读书声在白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