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贻我羽人衣,下直何妨尽日披。
老去自堪将野鹤,客来休更佩金龟。
官供谩说青绫被,私便全胜白接{上四下离}。
未脱朝簪恋明主,耿怀空作谢君诗。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授成武县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知长洲县。端拱元年(九八八)应中书试,擢直史馆。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九九一),爲徐铉辨诬,贬商州团练副使。五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真宗即位,復知制诰。咸平元年(九九八)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蕲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王禹偁诗,前十一卷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配吕无党钞本《小畜集》爲底本,校以清光绪会稽孙星华增刻本(简称孙本)、清干隆平阳赵熟典刻本(简称赵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江南图书馆藏经锄堂钞本(简称经锄堂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等书引录。第十二卷以孙星华增刻本《小畜外集》爲底本,参校上海函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影宋写本(简称影宋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简称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丛编》等书引录。第十三卷录集外诗及断句,其中《吴郡志》所收《赴长洲县作》三首,已合併编入《小畜集》同题诗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误收他人诗三首(其中二首爲杜甫诗),已删去。
《谢同年黄法曹送道服》是宋代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鲍照送给我一件羽人的衣裳,
我整天穿着它,又有何妨。
年老了,自愿像野鹤一样,
客人来了,就不再佩戴金龟。
官方供应的青绫被子,虽然好看,
私下里用白接{上四下离}更胜一筹。
我还没有摘下朝簪,对明主的思念,
一直在心中,空有谢君的诗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王禹偁对友人鲍照送他道服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官场虚伪的批判。
诗中的羽人衣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束的生活方式。王禹偁穿着这件衣服,表示他不愿受到世俗的束缚,宁愿像野鹤一样自由自在。他认为,金龟是一种装饰品,客人来了也不需要佩戴,因为真正的自由不需要依靠外在的虚饰。
诗中还提到了官方供应的青绫被子和私下里用白接{上四下离}的被子。青绫被子是官方提供的,虽然质量好,但是王禹偁认为私下里用白接更胜一筹。这里可以理解为王禹偁对官场虚伪的批判,他认为官方提供的东西虽然表面上好看,但实际上私下里的东西更加真实和珍贵。
最后,诗中提到了王禹偁还没有摘下朝簪,对明主的思念一直在心中。这表明王禹偁虽然追求自由,但他仍然怀念过去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对明主的忠诚。这种耿怀之情,使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道服、金龟、被子等物品的描写,表达了王禹偁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虚伪的批判,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明主的忠诚之情。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午景帘栊静,薰风草木酣。谁知恭俭德,彩缕出亲蚕。
休吟稽山晚,听咏秦城旦。鸣鸡初有声,宿鸟犹未散。丁丁漏向尽,冬冬鼓过半。南山青沉沉,东方白漫漫。街心若流水,城角如断岸。星河稍隅落,宫阙方轮焕。朝车雷四合,骑火星一贯。赫奕冠盖盛,荧煌朱紫烂。沙堤亘蟆池,市路绕龙断。[子城东北低下处,旧号虾蟆池。]白日忽照耀
既将茅覆檐,复有松为盖。五里入山时,憩此得寒籁。曾无康乐游,但见云衲会。
宋时豪士石曼卿,帝命作主芙蓉城。我才比石万无一,半世虚负狂直名。年来似有丧心疾,荐共引鲧辜苍生。天诛未加公论沸,日夕惟待鼎镬烹。何哉异梦出非想,忽遇仙老谈真情。谓予夙是文昌相,漏泄轻举遭弹抨。帝令谪堕饱忧患,且使两足蹒跚行。追思善步不可得,忽升妙术矧敢轻。
参稽道德本无言,不二门开阐古先。多谢师尊传演教,要令后学悟真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