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

奚李风流尽,法传外诸孙。
常山陈赡子,怀抱自高攑。
孰云胜潘翁,惟眉山公言。
四海未尽试,一变归九原。
胡郎少年子,外家典刑存。
一点落髹漆,重价压璵璠。
孙侯磊落人,情义久益惇。
解囊赠玄圭,孰知师白猿。
我资不解书,下笔辄自喛。
良宝不受辱,默默面称冤。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作品评述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奚李的风流已经消逝,法则传承在外孙中。
常山的陈赡子,心怀抱负自我激励。
谁能比得上潘翁先生的卓越?只有眉山公能言传身教。
尽管四方尚未尽力,我将改变归于九原。
胡郎是个年轻人,家族中有典刑的职位。
一滴沉香涂在漆器上,沉甸甸地压在珍宝上。
孙侯是个豪爽的人,情义久久增进深厚。
他打开囊袋,赠送一块神秘的玉璧,谁知道这是师白猿的礼物。
我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动笔写作总是自得其乐。
珍贵的宝物不受侮辱,默默地承受着冤屈。

诗意和赏析: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和家族传承的思考。诗人以陈赡子自比常山,表达了自己怀揣抱负、积极向上的心态。他对于潘翁先生的赞美,既是对先贤的敬仰,也是对卓越才能的向往。通过"四海未尽试,一变归九原"的表达,诗人表达了自己要努力改变命运的决心。

诗中提到的胡郎是指陈赡子的一个外甥,他在家族中担任典刑的职位,这种职位的重要性体现了家族的地位和责任。诗人描绘了胡郎沉稳豪爽的性格,以及他赠送的玉璧,象征着他对于诗人的深厚情谊。

最后几句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困境,但他仍然能够通过写作来释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他用"良宝不受辱,默默面称冤"来形容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同时也抒发了对于社会不公的不满和无奈。

这首诗词通过对陈赡子及其家族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家族传承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并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对于理想和正义的追求。

  • 《杂咏四首》

    铿铿千古峄山桐,金石声来造化中。谁道元和无复致,为君堂上起薰风。

  • 《魏公草堂》

    有才不到青云前,无心常傍白云边。白云青云若流水,魏公草堂今在此。岚空烟断鸟飞迟,雪里溪寒客路迷。庭前忽见幽香草,扬袂临风折一枝。

  • 《翠萝亭书事》

    万壑初收雨,鸦声唁客劳。溪寒鱼队散,秋静鸟行高。碧嶂前兼后,青猿断更号。卷帘双眼远,绕舍绿周遭。

  • 《老叹》

    事与年俱往,心於世转疏。曼肤销欲尽,鬒发变无余。野店通赊酒,邻翁伴荷鉏。尚嗟余习在,梦课吏钞书。

  • 《大雨排闷》

    地润础流水,气蒸人脱裘。前知暴雨至,孰解老农忧?

  • 《秋怀十首》

    平生迂斋老,雅志在考槃。尘氛小败意,顾辄求辞官。谷中万松株,郁郁知岁寒。茯苓傥可掘,宁用菊为餐。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