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谢人惠新火》

六龙杲杲看推移,也有分光蔀屋时。
作古远知燧人氏,至今犹说介之推。
扣门自此人皆有,暗室从来我不欺。
冷灶无烟知几日,凭谁乞米试晨炊。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谢人惠新火》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古代人们对火的依赖和感激之情,表达了对火的珍视和对人类文明的敬仰。

诗中的"六龙杲杲看推移","分光蔀屋"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火焰摇曳的景象,展示了火的生动和活力。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在表达对火的敬重和赞美,将火比作六条巨龙在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诗中还提到了"作古远知燧人氏","至今犹说介之推",这是指古代人类发现火的历史。诗人表示,远古时期的智慧人类,已经发现了火的用途和价值,并将其传承至今。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火的依赖和感激之情。"扣门自此人皆有","暗室从来我不欺"表明火拥有普遍的存在,它为人们提供了光明和温暖。"冷灶无烟知几日,凭谁乞米试晨炊"则描绘了没有火的困境,没有火的灶台无法烹饪食物,生活将变得困苦。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火的感激和对火的重要性的认识。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火的形象、历史和价值,寄托了诗人对火的敬仰和感激之情。通过对火的赞美,诗人间接地表达了对人类文明的敬佩和对智慧人类的致敬。这首诗既展现了火的力量和美丽,也让人们深思火对人类生活的贡献和意义。

  • 《春日江村五首》

    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艰难贱生理,飘泊到如今。迢递来三蜀,蹉跎有六年。客身逢故旧,发兴自林泉。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履穿。藩篱无限景,恣意买江天。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赤管随王命,银章

  • 《湘潭》

    暮雨樯竿县一湾,长官立马水云间。风吹江沫浮浮去,谁在沙头闭户闲。

  • 《和张咏老》

    三公与刺史,秩等二千石。人生不知足,奔驰竟朝夕。谁能话名理,尊酒时促席。贤愚在相远,业玕映业荻。多谢张南巢,诗筒肯予觅。琅琅若明珠,其来自灵壁。僧房聊解鞍,当暑得偃息。挽回清微风,笔有万钧力。

  •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八宝峰亭》

    昔过益昌城,莫登君子堂。驾言念长道,未暇升崇冈。今闻宝峰上,缥缈陵朝阳。三休引萝蔓,一览穷苍茫。微云霭双剑,落日明故乡。奔驰迹未安,山薮意自长。漂摇万里外,手把新诗章。宦游不忘归,合异鸟欲翔。尘土污颜面,年华侵鬓霜。何时首归路,所至聊旁徨。樽俎逢故人,亭榭

  • 《翻著葛巾呈赵尹》

    昔日接z5倒,今我葛巾翻。宿酒何时醒,形骸不复存。忽闻有嘉客,躧步出闲门。桃花春径满,误识武陵源。

  • 《晚春行田南原》

    西畴前日尘作雾,南村今日波生路。云子从来疏广文,冲雨学稼当辞勤。农言秧好殊胜麦,其如绿针未堪吃。吾生十指不拈泥,毛锥便得傲蓑衣。只愿边头长无事,扡耒耕云且吾志。不愁官马送还官,借牛骑归不用鞍。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