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无童子懒焚香,君送花来恨便忘。
尽日清芬与风竞,熏炉谩使令君狂。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谢季和朝议牡丹》是一首宋代晁说之创作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诗人谢季在朝廷议事之余,侍奉无童子,懒散地点燃香炉。然而,当君王送来花朵时,他的忧愁和烦恼便烟消云散。
这首诗通过对花香和清风的竞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宁静。花香和清风相互竞争,使得整个日子都充满了清新的气息。而熏炉的香气则让诗人陶醉其中,使他忘却了烦恼和忧愁。
这首诗的赏析在于其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诗人通过对花香、清风和熏炉香气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氛围。诗中的“君送花来恨便忘”表达了诗人在君王赐花之下,忧愁烦恼烟消云散的心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侍无童子懒焚香,
君送花来恨便忘。
尽日清芬与风竞,
熏炉谩使令君狂。
希望这个分析和译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词的意境和赏析。
光拂星榆,轮高金掌,暮烟飘尽澄空。素娥幽恨,霜艳洗铅红。醉把摩云妙手,教纤翳、不点青铜。知多少,天高露冷,争占九秋风。歌钟。邀胜侣,园攀琼树,帘卷珠宫。算庾楼吟赏,今古应同。多谢秦娥绝唱,声声为、飘入云中。留仙住,莫教清影,容易转梧桐。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末信没春寒。
深愿弘慈无缝罅。乘时走入众生界。窈窕丰姿都没赛。提鱼卖。堪笑马郎来纳败。清冷露湿金襽坏。茜裙不把珠缨盖。特地掀来呈捏怪。牵人爱。还尽许多菩萨债。
宜阳南路是仙山,雪拥云埋杳霭间。洗眼来看无处觅,不知可复在尘寰。
自幼耽章句,年高竟未工。自称豁达老,人号嗫嚅翁。
泮池雨过新水长,江南鳜鱼大如掌。沙边细荇时吐吞,水底行云递来往。其间种类多莫辨,短者如针细如线。三年养得鳞甲成,万里空嗟画图见。一官蓟北复巴西,丹青不改鬓成丝。遥怜天路飞腾地,长记春风长养时。宦途萍水纷无迹,再见此图三叹息。远行珍重寄双鱼,鱼中定有长相忆。